11月17日,全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工作座談會在鄭州召開,會議的主要內容是傳達國務院領導和支樹平局長關于示范區建設的指示精神,深入貫徹落實“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的方針,總結交流經驗,深入推進建設工作,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促進示范區建設深入發展。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蒲長城、河南省副省長趙建才出席會議并講話,河南檢驗檢疫局局長袁長祥,國家質檢總局有關司局負責同志,來自全國27個直屬局的代表參加了會議。
蒲長城在講話中肯定了示范區建設取得的成效,認為各地推進示范區建設的認識越來越統一,推進建設的力度越來越大,示范區建設的成效越來越明顯。示范區建設已成為深入貫徹落實“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工作方針的有效載體和途徑,呈現工作格局不斷創新、建設質量逐步提高、推進工作進一步規范、建設環境更為優化的特點。一是推進了質量提升。通過整合行政和社會資源,形成了抓質量的合力,社會整體質量意識得到加強和提高,區內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和產品的質量水平得到提升。二是保障了質量安全。去年以來,從示范區出口的食品農產品未發生嚴重質量安全問題,供港澳食品農產品合格率接近100%。三是促進了經濟發展。在示范區建設的帶動下,食品農產品外貿穩定增長,特色農業順利轉型升級,農業基礎管理水平全面提高,農產品增產增效直接促進農民增收。四是強化了自身建設。通過創新工作機制、夯實工作基礎,提高了監管服務水平。
針對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示范區建設工作,蒲長城提出,一是要進一步貫徹落實好“12字方針”。把“12字方針”貫穿到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全過程,貫穿到推進示范區建設的全過程。二是要進一步發揮示范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三是要進一步加強示范區的規范化管理。進一步健全建設和推廣工作制度和規范,健全示范區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規范,建設推進的各項工作要按文件制度的要求有序開展,要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要嚴格示范區的考核和驗收工作,對不符合要求的予以除名和通報。四是要進一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示范區建設緊貼服務經濟這個中心,要著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切實在調結構、惠三農、保安全、穩外貿、促民生等方面要更有作為。五是要進一步加強對示范區建設的指導和保障工作。在繼續爭取地方政府投入的同時,多渠道爭取資金,加大投入力度,還要爭取出臺相關配套優惠政策措施,不斷加大建設扶持力度。要結合研究明年工作,更加重視風險防范,更加重視制度建設,更加重視加強基礎,提升能力,不斷提升進出口食品質量安全水平。
趙建才副省長在致辭中表示,河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與國家質檢總局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與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辛勤工作息息相關。近年來,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認真貫徹落實質檢總局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緊密結合河南實際,克服國際國內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認真履行職責,在加快我省開放型經濟發展,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推動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示范區規劃建設、組織領導、體系建設、多方聯動、模式創新等方面走出了具有河南特色的示范區建設之路,為加快河南農業國際化進程、壯大河南農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提供了載體和平臺,同時帶動了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提升,推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今年前10個月,河南新增27家示范區,在建示范區總數達到57家,基本涵括了河南主要的出口食品農產品種類。
趙建才指出,當前,中原經濟區建設已列入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務院也已出臺支持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指導意見,河南迎來了加速跨越發展的重大歷史性機遇。建設中原經濟區,需要河南全省人民團結一心,扎實工作,也需要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希望國家質檢總局一如既往地關心和幫助河南的發展,希望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系統的廣大干部職工立足本職、履行使命、把好國門、建設家鄉,為開創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的美好未來而共同努力。
會議公布了第二批30個重點推進典型示范區,通報了全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情況。山東、河南等12個直屬局進行了示范區建設經驗交流。(狄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