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部門合作 推動示范區建設
——訪廣西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盧厚林
本報記者 韋萬春
11月4日,中國國際果蔬、加工技術及物流展覽會在廣西南寧舉行,展會內容豐富多彩。廣西檢驗檢疫局與山西、河北、陜西、新疆檢驗檢疫局舉行“關于加強協作把關,共促果蔬貿易發展合作備忘錄”簽字儀式;廣西檢驗檢疫局、自治區農業廳還聯合給賀州市平桂管理區“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授牌。廣西檢驗檢疫局在推動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擴大和促進廣西優質果蔬出口、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廣西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 盧厚林
日前,記者采訪了廣西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盧厚林。
盧厚林局長說,廣西是農業大省,為落實農業部與國家質檢總局等七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擴大農產品出口的指導性意見》,今年2月24日,廣西局與廣西區農業廳簽署“加強出入境檢驗檢疫合作,促進廣西農產品出口合作備忘錄”,雙方共同推進廣西水果、蔬菜等出口企業種植基地、水產養殖基地實施良好農業規范(GAP),推廣“公司+基地+標準化”等生產管理模式,協助地方政府推進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柳城縣出口水果質量安全示范區、富川縣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相繼通過考核,近日又有賀州市平桂管理區、八步區創建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成果通過廣西局、自治區農業廳、商務廳專家組成的聯合考核組驗收。示范區建設,提高廣西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促進農產品出口,有效帶動農民增收。廣西檢驗檢疫部門采取的措施主要為:
一是強化宣傳、提高認識。示范區建設在廣西是個新事物,廣西局指導有關分支機構采用請示、培訓會、研討會等多種形式,開展深入細致的工作,讓示范區建設的意義、措施和成效逐步為社會各界所熟知,使這項工作的理念、措施深入人心,擴大了示范區建設的影響,讓群眾感受到示范區建設帶來的好處,激發了社會各界參與示范區建設的熱情,為示范區建設穩步推進打好基礎。
二是注重謀劃、當好參謀。檢驗檢疫部門了解國外對農產品的質量要求和發展動態,掌握控制藥殘、保障安全的檢驗監管技術,熟悉示范區管理體系要求,是宣傳、推動出口示范區建設的重要部門。廣西局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優勢,在示范區建設中主動作為,當好政府的參謀助手。首先選擇柳州市柳城縣、賀州市富川縣等出口水果、蔬菜比較集中的區域作為突破口,加強與地方政府、農業部門溝通,推動示范區建設。聯合自治區農業廳出臺了《廣西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考核管理辦法》等基礎性文件,指導廣西局賀州辦事處聯合農業部門起草《關于建設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的請示》、《賀州市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等文件,幫助政府規劃出示范區發展的藍圖。通過檢驗檢疫部門的積極推動,示范區建設工作引起賀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去年5月20日,該市召開“賀州市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工作動員會”,出臺了《賀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廣西首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的意見》,示范區建設有條不紊地進行。
三是抓住關鍵,主動作為。農業化學投入品管理直接關系到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是示范區建設的核心。廣西局指導賀州辦牽頭制定了賀州市示范區農業化學投入品管理辦法,該制度以推行農資店備案、承諾制度,農戶購買、使用農獸藥記錄制度為基本內容,推行“一家一合同,一戶一手冊”的做法,著力構建農業化學投入品生產、銷售及使用全程可追溯的管理體系,為有效控制藥殘打下基礎。
四是培育龍頭,搭好架構。龍頭企業是產品質量安全的責任人,一頭連著市場,一頭連著農民,龍頭企業的質與量,直接關系到示范區建設的成效。檢驗檢疫部門與地方政府積極謀劃,指導農業企業建設“企業型”或“帶動輻射型”基地,政府在土地流轉、農機補貼、建設用地等方面給予支持,企業以抓農業投入品可追溯管理為核心,為加盟農戶提供技術培訓、產品營銷服務,對其生產進行監督,恰到好處地彌補了分散經營所帶來的缺陷。既保持了農民的生產、創業積極性,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也得到了保障。此外,企業還向加盟農戶提供農業機械服務、農資團購服務,生產效率提高了,農資價格降低了,示范區的效益得到了體現。
五是加強檢測,保障安全。示范區創建過程中,檢驗檢疫部門的實驗室檢測資源主動融合到公共檢測平臺中來,為示范區農產品提供高精度的藥殘檢測服務。僅僅廣西局賀州辦就有58項藥殘檢測項目通過CNAS認證,藥殘檢測精確度能滿足大部分進口國要求。檢驗檢疫部門還摸索出“拉網式”農產品藥殘檢測模式,即利用氣相色譜儀的特性,不事先確定檢驗項目,而是根據樣品檢測反映情況,反向推斷可能存在的藥殘種類,大幅度減少由于選擇項目不準確造成漏檢的風險,對產品的合格評估更準確。
盧厚林局長對記者談到,廣西的示范區創建工作初見成效,一是社會各界對示范區的理念、管理措施由陌生向熟悉轉變,群眾得到實惠,社會各界創建示范區的熱情高。二是農產品質量得到有效提升,以富川縣為例,2010年該縣出口蔬菜藥殘檢測合格達99.93%,水果檢測合格率100%,均高于創建前的水平。多個新品種果蔬經檢驗、評估合格后順利出口到加拿大、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并全部通過了進口國的嚴格檢驗。其中荷蘭豆的藥殘檢驗項目達489項,全部符合日本標準,被認為是“將農殘最難控制的產品出口到要求最嚴格的國家”。三是示范區創建過程中摸索出來的農業化學投入品管理機制、龍頭企業組織管理模式、產品質量檢驗等一些新思維正越來越為社會所接受,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為促進農業產業轉型發展提供了一條新路子。
盧厚林局長說,經檢驗檢疫部門考核,目前廣西全區已有96家果園成為出口水果注冊基地、12家出口水果包裝廠。廣西局還正在推動田林出口八渡筍、西林出口生姜種植示范區建設,并計劃推動北海出口水產品養殖示范區建設,在這些示范區和基地的建設帶動下,逐步形成全區齊抓共管農產品質量的良好氛圍,形成了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并重、互相促進提升的良好局面。《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