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新機遇 迎接新挑戰 實現新跨越
——紀念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十周年報道之十三
祝一方
2001年12月11日,中國以百折不撓的精神,沖破層層阻礙,叩開了WTO的大門。這一天對中國和中國人來說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10年過去了,中國經歷了入世初期的磨合,不斷進步,成長為世界貿易規則的主要推動者和制定者;10年來,中國認真履行了入世時的承諾,清理和完善了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了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調整了關稅;10年來,中國從學習規則、掌握規則到運用規則來解決貿易爭端。
作為涉外經濟執法部門之一的貴州檢驗檢疫局,處于貴州對外開放的最前沿,肩負著保衛國門和服務區域外向型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重任。入世10年來,貴州檢驗檢疫局緊緊圍繞“發展自我、應對入世”的工作中心,積極調整和改變工作重心和工作方法,與國際通行做法接軌,建立完善風險預警和通報制度,防范日益嚴重的疫病疫情和進出口產品質量問題帶來的貿易風險等入世對檢驗檢疫工作的挑戰;加強法制工作、科技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對企業的宣傳和幫扶力度,為貴州企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作出了貢獻。
強基礎,提高檢驗檢疫履職能力。10年來,貴州檢驗檢疫局高度重視行政管理的規范化、系統化建設,把其作為增強自身履職能力的內在保障。特別是近年來,積極開展“三位一體”綜合行政管理體系建設,把“質量管理”的觀念引入行政管理中,將各項工作納入行政管理體系,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加強過程監控,持續改進,切實提高了全局的行政工作效率。與此同時,貴州檢驗檢疫局的科技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建設一流實驗室,引進了大批先進的檢測設備,提高了實驗室裝備水平;另一方面,注重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引進相關專業的技術人才和加大在職培訓力度,逐漸培養起一批技術骨干。
強合作,搭建WTO溝通協作平臺。為做好WTO工作,10年來,貴州檢驗檢疫局在國家質檢總局的堅強領導下,加強與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海關、商務、農業等相關部門的協作,在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宣傳、企業培訓、信息共享等方面開展了深入合作,有效降低了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對貴州產品出口的影響:通過積極努力,牽頭促成了國家質檢總局與貴州省政府合作協議的簽署,為貴州開展質量強省戰略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陸續與廈門、上海、廣東、廣西、深圳等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簽訂了合作備忘錄,積極構建了“內地口岸直通放行平臺”;加強與商務、海關、稅務等相關部門的合作,共同構建貴州進出口誠信管理體系,助力貴州外向型經濟發展。
強舉措,提高WTO工作水平。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的部署,貴州檢驗檢疫局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的WTO工作領導小組,下設WTO辦公室,負責管理協調WTO具體事務,為全局順利開展WTO工作提供良好的組織保障;采用工作信息簡報、培訓講課等多種方式在全局內廣泛開展WTO宣傳培訓,積極派員參加國家質檢總局舉辦的各種WTO普及培訓班,培養了一批熟悉世貿規則的檢驗檢疫工作人員;主動幫扶企業,擴大貴州產品出口,主動深入全省外貿進出口企業進行WTO相關規則和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宣傳,并幫助企業加強自身管理,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提高產品質量,實施“一廠一策”,為企業提供相應技術援助。
通過10年的探索和努力,貴州檢驗檢疫局的WTO工作已經打開了局面,邁入了軌道,做出了成績。10年來,共實施檢驗檢疫業務10.4萬批次,檢驗檢疫貨值84億美元。但我們應該看到,國際經濟形勢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轉變,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后,我國外貿經濟的發展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要抓住新的機遇、迎接新的挑戰,實現貴州跨越式發展,貴州檢驗檢疫局必須做好各項服務工作:一是加強對WTO有關規則的研究,進而幫助企業運用規則,規避風險,開拓市場;二是幫助企業及時了解國際市場動態和對出入境檢驗檢疫的新要求;三是幫助企業用足用好普惠制、原產地標記注冊等優惠政策,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千方百計擴大出口。
(作者系貴州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