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速度”建設“質量強國”
□ 信 平
創先爭優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只有創先爭優,事業才能不斷發展,只有創先爭優,工作才能充滿活力。建設“質量強國”是全社會的共同使命,全民行動,質量必強、國家必強。
當前,我國正值“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和建設“質量強國”的關鍵之年,作為質量主管部門,今年以來,全國質檢系統不斷深化“人民質檢為民服務”的理念,努力在產品質量、工作質量上創先爭優,并緊緊圍繞“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十二字方針,為推進創先爭優活動和建設“質量強國”而努力奮斗著。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在無錫檢驗檢疫局考察創先爭優活動時,高度評價了國家質檢總局提出的“人民質檢為人民”的宗旨,并對檢驗檢疫部門積極利用移動技術等科技手段進行檢驗監管的做法表示肯定。李源潮強調,質檢部門不僅要有好的服務窗口,更要有強大的技術支撐、高超的技術手段、優秀的技術人員。只有這樣,才能解決老百姓關心的問題,才能實現創先爭優,真正做到為民服務。
由此可見,創先爭優是黨的一項經常性和基礎性工作,“人民質檢”是全國質檢部門不斷前進的源源動力,而在今天的信息化時代,如何用高科技手段推進創先爭優、如何用“信息速度”建設“質量強國”,將成為質檢部門長期思考的課題。國家質檢總局是質量宏觀綜合管理部門,同時又是技術性執法部門、技術性服務部門。質檢部門要實行監管,實行為民服務,必須依靠信息化,這是質檢部門的基本手段。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國家質檢總局結合自身優勢,突出職能特點,發揮在質量方面的長處,走出了一條富有中國質檢特色的信息化之路。尤其今年以來,總局重點抓好12365舉報處置指揮系統的共建共用和總局網站的建設工作。可以說,12365是群眾表達質量訴求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是打擊質量違法行為最快捷、最有力的抓手。抓好這項工作是對人民群眾的態度問題。如果不能面對老百姓的舉報投訴,何談人民質檢?何談質檢為民?所以,國家質檢總局抓好這個“窗口”,就是為了讓老百姓通過信息化的方式有了問題找質檢、有了問題能找到質檢。同時,在網站的建設方面,去年總局門戶網站在部委政府網站績效評估中榮獲第二名,能得到這個成績不是偶然的,多年來,總局一直把質檢網站作為對外服務的窗口,作為對外宣傳的陣地,不斷豐富網站功能,提高網上辦事能力,讓人民群眾從質檢部門網站建設水平中看到質檢信息化水平,看到“人民質檢為人民”的真誠與工作水平。
國家質檢總局成立至今已經10年,從質檢工作層面來看,信息化是推動質檢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途徑和必然選擇。質檢事業10年發展的歷程,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信息化不斷發展的歷程。10年來,全國檢驗檢疫業務量增長超過4倍,而我們的人員增長還不足20%,在這樣情況下履行好把關服務職責,靠的就是質檢科技,靠的就是信息化手段。
目前,中國電子檢驗檢疫系統已在有效發揮作用,金質工程(一期)已通過初步驗收,高清視頻會議系統已完成改造,地方質檢兩局共建共用12365系統大力推進,總局機關初步實現了無紙化辦公……可以說,國家質檢總局成立10年來,質檢信息化促進了質檢事業發展。當前,我國質量安全總體水平特別是食品安全水平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因此,全國質檢系統要在創先爭優活動中,以“人民質檢為人民”的使命不斷鞭策自己,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刻苦鉆研的勁頭、埋頭苦干的作風、創先爭優的勇氣,齊心協力,真抓實干,堅持不懈加強質檢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整個質檢系統“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的水平,爭取用最短的時間、最“信息化”的速度,把我國建設成為質量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