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0日,蘋果推送了全新的iOS 11操作系統。之后就不斷有用戶反映他們的iPhone在系統升級之后出現了明顯的運行變慢、卡頓、無故關機等問題。之后,有開發者通過測試證實了蘋果在舊機型上限制軟件處理速度的結論。
近日,美國跑分系統Geekbench 4軟件的開發者、Primate Labs創始人John Poole針對iPhone 6s 、iPhone 7等設備,分別對其在iOS 10.2、iOS 10.2.1以及iOS 11.2版本下進行測試,用數據來說明了iPhone電池的衰退和處理器的性能一定有關聯,并且蘋果通過每次改變iOS系統來限制處理器的速度。
Poole稱,蘋果公司是故意通過掩蓋電池性能讓用戶誤以為是自己的手機應該換了,他們不會想到電池才是觸發手機性能下降和意外關機的主因。
蘋果首次回應
美國當地時間12月20日,蘋果在一份技術報告中承認:
“我們的目標是為用戶提供最好的體驗,這包括用戶設備整體的性能以及使用壽命的延長。鋰離子電池在寒冷條件下,能夠提供峰值電流需求的能力會有所降低,電池電量不足或者老化時,為了保護電子元器件,設備可能會意外關機。
去年,我們為iPhone 6、iPhone 6s以及iPhone SE推出了一項新功能,在特殊情況下,通過消除這種峰值電流的出現,達到防止設備意外關機的目的。在iOS 11.2的更新中,我們將這項功能也同步到了iPhone 7上,并且計劃在未來同步到更多的設備上。”
也就是說,蘋果確實采取了技術手段,對部分老款iPhone進行了性能限制。老款的iPhone之所以會突然關機,主要原因是老款的iPhone會試圖吸取超出它們電池所能承受范圍的能量。而這都是為了避免iPhone意外關機,以免手機壞的更快。
果粉不買賬
對此回應,用戶們并不買賬,認為蘋果是在故意限制舊款iPhone性能,以促使消費者去購買新款iPhone,其聲明恰恰說明了消費者不應該信任該公司。蘋果限制性能的措施自2016年開始實施,僅在中國就影響到了幾千萬的iPhone 6和iPhone 7用戶,嚴重侵犯了用戶的知情權。也有用戶認為,蘋果這一做法,可能與想成為史上首個萬億美元市值企業有關。
據了解,國內已經有部分開始自發組織“反蘋果聯盟”,呼吁蘋果用戶抵制蘋果產品及服務。在美國已經有蘋果用戶以“欺瞞、違反商業道德”等理由對蘋果提出訴訟。這一降速也間接地對第三方開發商構成了不小的影響。事情越鬧越大,蘋果自身的形象雖還沒到名譽掃地的地步,但確實已大有損耗。
爭議聲不斷
人民網認為,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蘋果公司的“技術解釋”被口誅筆伐不難理解,此舉顯然是非常地“不厚道”,以犧牲消費者的體驗為代價,這解釋難以服眾。貴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科技行業影響力最大的品牌,蘋果公司一直以“體驗至上”為宗旨,但現如今,曾經的那個“以消費者為上帝”的蘋果卻變得越來越“精明”和“霸道”。到底應該是“體驗至上”還是“商業至上”,或許這才是應該蘋果真正值得反思的地方。
華爾街見聞認為,蘋果公司在本次“電池門”爆發當中所嘗到的,是公司一以貫之的產品文化在更大范圍上釀成的惡果:不論蘋果推出什么樣的功能做出什么樣的調整,保證對消費者的透明是蘋果公司的義務。
也有用戶認為,不止蘋果如此,安卓也不例外,限制性能,避免機器過熱和電池損耗,是所有手機廠商都會做的一個功能,這些都是無奈之舉。
解決方案
事情發展到這一地步,蘋果只有給出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才能挽回失去的人心了。關于解決方案,措施公開透明化的呼聲最高。消費者購買商品有知情權,有權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性能還是續航,蘋果應該讓消費者自行決定是否需要繼續使用減慢速度的舊設備,或購買新機。
此外,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電池專家Marca Doeff也表示,他們正在提供解決方案,讓手機電池滿足更高的需求。一種方案是設計內部結構更加復雜的電池,另一種方案是配備一個比實際需求容量更大的電池,這也會讓手機體積變得更笨重。
蘋果近兩年的處境和以前相比,確實不容樂觀。2016年,iPhone出貨量下滑,全球市場份額只有14.6%,同比下降7%,2017年下滑繼續。從供應鏈傳出的最新消息顯示,由于iPhone X銷售不如預期,蘋果大幅縮減了明年首季的銷量預估,從原定單季5000萬部大減四成至3000萬部。
銷量下滑,再加上現在這出事,蘋果若還遲遲不給出具體的措施,攏回果粉心,恐怕銷量還會遲遲上不去。
另外還要溫馨提示一下:蘋果手機的系統升級是不可逆的。一旦選擇升級系統,就沒有辦法回到老系統。所以,在蘋果還未給出更為明確的解決措施之前,還未升級的果粉們,要慎重了。至于已經升級的?且用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