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藥監總局審批注冊的玻尿酸只有13種,肉毒素僅兩種。
“打一支瑞藍(玻尿酸)多少錢?”
“一支800。”
“是在你們工作室打嗎?”
“可出診,可在工作室,看您怎么方便。”
截至8月16日發稿,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參觀上述醫美工作室的請求未能得到同意。而據德勤研究報告《中國醫療美容市場分析2017》,一支瑞藍2號的終端指導價格高達6000到8000元。
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玻尿酸等醫美注射產品時發現,多家無資質工作室從事此類醫美經營,或稱與有資質的機構合作,或稱可邀請醫生到工作室注射,費用比正規醫美機構便宜很多。
新氧CEO金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注射玻尿酸等醫美產品,必須到正規機構注射合規產品。玻尿酸打到血管里隨血液流轉,使用不當可能導致栓塞或失明;肉毒毒素是劇毒,需要嚴格控制菌株劑量。
新氧發布的《2017年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南方某城市僅有43家正規醫美機構,而美容院數量超過6000家,其中95%聲稱可注射玻尿酸或微整形等,還有無數微整工作室難以盡數。據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數據,國內市場上銷售的玻尿酸和肉毒素類產品70%是假貨和水貨。
高利潤吸引越來越多的個人和機構涉足醫美,愛美客7月7日發布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其生產的名為寶尼達的玻尿酸產品,每支出廠價為2530.37元,以寶尼達98.23%的毛利率推算,一支成本僅為45元左右。
對于行業不規范和高售價問題,政策層面也給予了關注。5月27日,國家衛計委綜合監督局發布《關于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的通知》,提出要嚴厲打擊無證行醫,規范醫療美容服務行為,并加強美容醫療機構監管,以注射美容為重點,規范醫療美容服務行為。
魚龍混雜
上述800元一支的瑞藍,在北京二環旁居民樓區一處不顯眼的美甲店中,給出了4800元的報價。
這家美甲店里大概有4名員工,客廳幾張沙發,前臺柜子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美甲、假睫毛、眼影等產品。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咨詢注射玻尿酸時,一位店員搶上前來說,“與北京某醫院合作,店里只打伊婉,每支2500元,由合作醫院醫生出來打,瑞藍只能去醫院打,每支4800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問及國產玻尿酸價格是否更便宜,上述店員表示,很多國產玻尿酸會勾兌不純正,:“幾年前我打過一次唇,當時1200元,打完后玻尿酸被吸收了,但勾兌的東西還有存留,要取出來也很麻煩。花了6000元取,但仍有殘留。”
隨后她給出了一個與上述醫院合作的3888元套餐:潤百顏玻尿酸一支、瘦臉針一次、光子嫩膚一次、BTL二次、韓國大氣泡清潔二次、手術代金券1萬元。
事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聯系了上述醫院門診部,工作人員確認,與該美甲店確有合作關系,但現在國家查得嚴,不能在店里打。
在離那家美甲院不遠處有一家生活美容院,該美容院聲稱,與擁有資質的北京英煌醫療美容診所合作。但英煌醫療美容診所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有相關合作項目,并表示需要任何咨詢可直接到診所找專業工作人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接連調查的幾家生活美容院也都表示,與擁有資質的醫院、診所有合作,但醫院、診所方均表否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發現,目前很多美容工作室通過微商形式營銷,如某微商介紹,可出診也可以在工作室打,其朋友圈中有大量出診給顧客打玻尿酸、瘦臉針、線雕等視頻,而操作室多類似一般家庭臥室,并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韓國進口伊婉750一支,法國絲麗900一支,醫生手工費500元。
一些無資質工作室甚至還走高端路線,隱匿在各大高檔公寓、寫字樓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便遇到一家這樣的工作室,工作人員表示,只接受會員或會員推薦,不接受陌生人咨詢,除非交3800元咨詢費。
對此,金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解釋,這種工作室通常是做熟人生意,監管部門較難查實,他們經常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內容。“一定要到有資質機構注射合規產品,即使工作室請的是有資質的醫生,也是違法違規的,但其實他們請的很多人根本不是醫生。”
近日,在中國醫美行業規范化研討會上,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副秘書長曹德全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2016年國內經正規渠道銷售的注射類醫美產品為400萬-500萬支,今年有望超過1000萬支,非正規市場的銷售量是正規市場的2-3倍。”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的數據也顯示,國內市場銷售的玻尿酸和肉毒素類產品,70%是假貨、水貨。目前國內獲得正式批文的玻尿酸類產品僅有13家,肉毒素迄今只有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和艾爾建兩家的產品獲批。
利潤高需求大
對于文章開頭美甲店幾百元的價格,北京好年華美容院有限公司醫療美容診所一位醫生表示,太離譜,“不同醫生打,不同品種價格都不一樣,國產玻尿酸主任打2500元,專家打3500元;韓國進口產品,主任打3800元,專家4800元;瑞藍主任打4800元;肉毒素一般在2500-3000元左右,價格主要由注射劑量決定。1000元以下的任何產品建議不要碰,打不好不僅影響健康,而且面臨不可修復的風險。”
目前,中國醫美市場中虛假經營、無資格行醫等現象很多,醫美事故不斷爆發,如導致面癱、栓塞、失明等。上訴從業者亦坦言,“玻尿酸打到血管里會隨血液流轉,使用不當會導致栓塞或失明。肉毒素是劇毒,需要嚴格控制菌株劑量。”
國家食藥監總局規定,醫學整容中使用的透明質酸鈉產品(玻尿酸)需按三類醫療器械管理、生產和經營,這是管理最為嚴格的醫療器械,因此獲得審批的時間較長,一般要2-3年。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副會長、伊美爾(北京)控股集團股份公司創始人兼CEO汪永安以肉毒素為例指出,肉毒素需要一個安全的運輸環境、合法安全的保管機制以及無菌化操作,就連回收都有標準流程,非正規產品或機構根本無法滿足這些要求。
杭州整形醫院院長譚曉燕亦強調,醫療美容和生活美容存在本質區別,選擇醫美時,一定要前往具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正規機構,經由持有從業資質的正規醫生指導和注射,并選擇國家審批的正規產品。
之所以注射類玻尿酸等被受各種機構青睞,因其背后的高利潤和巨大需求。
最早進入國內市場的瑞典玻尿酸“瑞藍”市場銷售額占比高達40%,韓國“伊婉”10%左右。國產品牌中,市場份額最大的是在港上市的華熙生物生產的“潤百顏”,約占15%。
據愛美客招股說明書,其主營產品為玻尿酸,2016年度,寶尼達的毛利率高達98.23%,另外兩種產品,逸美毛利率87.8%、愛芙萊為85.96%。2016年,寶尼達每支出廠價為2530.37元、逸美每支平均出廠價為931.76元,愛芙萊為368.01元。寶尼達毛利率高達98.23%。
此外,據華熙生物2016年年報,公司2016年毛利率達70.2%,其主要產品為潤百顏。
玻尿酸高毛利率也反映了醫美行業的發展,中國整形協會副會長汪永安曾表示,中國整形美容產業每年增速15%-30%。相關機構預測,到2030年中國整形美容行業將達到5000億元市場規模,超越美國、巴西。
從醫療美容機構看,據華韓整形年報,2016年度,公司營業收入5.42億元,毛利率57.88%。其中整形科收入3.19億元,占總營收比重59%,美容皮膚科也實現營收2.15億元,占比超39%。華韓整形表示,消費者對整形美容的接受度和消費滲透率不斷提升。
另一家在新三板上市的麗都整形,2016年度毛利率65.13%。據麗都整形年報,公司2016年營業收入3.33億元,其中美容外科和美容皮膚科總營收3.25億元,占總營業收入比重超97%。
新氧2017醫美行業白皮書預計,2017年每100名醫美消費者中,有53名在25歲以下。并且微整形維持時間有限,如肉毒素、玻尿酸的效果一般在半年左右,半年后外力退去,很多消費者不能接受“丑”回去,從而形成周期性的剛需。
因此醫美市場復購率很高。新氧數據顯示,復購率達到92%,復購頻次每3~6個月一次,即平臺上每100名醫美消費者中,有92名還會再消費。
對于行業不規范和高售價問題,政策層面也給予關注。5月27日,國家衛計委綜合監督局發布《關于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的通知》,提出要嚴厲打擊無證行醫,規范醫療美容服務行為,并加強美容醫療機構監管,以注射美容為重點,規范醫療美容服務行為。
汪永安認為,中國醫美已進入下半場,新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條件下,傳統無資質、費用高、宣傳虛假廣告的“黑診所”模式難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