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網絡發展迅速,各類打著互聯網金融進行詐騙的案例不計其數。近日,一個叫“善心匯”的平臺又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陳先生是今年年初才加入善心匯的,一開始在他看來,善心匯是一個真正幫助貧困人群的平臺。然而,在他加入幾個月后,陳先生開始發現了這個平臺的端倪,他自己也做了更深一步的調查,而根據陳先生的爆料,可總結為以下幾點:
1、“善心匯”是一個打著“扶貧濟困、均富共生”旗號,利用人性的善與貪,讓人深信在行善的同時也會收獲高額利潤的組織。
2、“善心匯”以愛國、扶貧濟困的名義發布虛假宣傳,包裝一個看起來權威又高大上的形象,其實都是沒影的事。
3、從下線拿錢,給上線交錢,偽裝出金字塔式“共同富裕”的假象,實則涉嫌傳銷。
4、用高額收益吸引人,用甜頭誘惑纏住人,再想辦法拖延崩盤時間,實則涉嫌非法集資。多地公安和防范、處置非法集資部門已經發出預警。
5、利用下一個人的資金補足上一個人的收益,這樣的鏈條不可能維持下去。
陳先生表示,更可悲的是,很多參與者都意識到善心匯有問題,只是大家都不愿意相信自己是最后一個傻瓜。
陳先生的情況當然不是個案,截止目前,已經有多地公安和防范、處置非法集資部門已經發出預警,“善心匯”涉嫌非法集資。
那這個“善心匯”到底有什么套路,能夠一步步突破人們的心理方位線,吸引那么多人把錢投進來呢?陳先生如下說到:
第一步,“善心匯”打著愛國的旗號發布虛假宣傳,包裝一個看起來權威又高大上的形象,其實都是沒影的事。
雖然名字里“善”字,但是來者不善。這個組織把自己包裝得非常高大上,一會辦慈善基金,一會組織調研,一會又深入農村第一線扶貧。一件很普通規模又小的事,“善心匯”也要辦得鑼鼓喧天,紅旗招展,報道軟文鋪上網,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人有多大膽,忽悠就多敢。
一般情況下,企業能得到政府部門的站臺或者背書,這必是極好的,善心匯也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經常主動拿地方政府給自己賺點門面。
在善心匯的宣傳中,他們反套路告訴大家“我不是傳銷”,理由第一條就是“聯合中國婦聯在北京成立‘善心匯公益基金’”。實際上,這里的婦聯指的是“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善心匯在今年年初也確實和該基金會合作成立了“善心匯慈善基金”。不過,“善心匯”這個組織玩的太高明。要知道,中國婦金會的章程顯示任何個人和組織都可以自愿捐贈,也就是說“善心匯”捐錢不能作為可靠性的判斷,也絕不代表它的運作沒有問題。今年4月,在發現“善心匯”運作存在問題后,中國婦金會發布了終止合作的公告。
打臉的事情還不止一件。此前,“善心匯”在網上組織發文宣傳調研活動時,扯上“昆明經濟開發區投資促進局主管”。而不久,昆明經濟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就看不下去了,嚴正聲明與“善心匯”沒有關系,“善心匯”發布的是虛假信息。
這還不止,在“善心匯”的官網宣傳里還提到一條“公司總部在三亞公安局旁,并且公安局超過一半人認可善心匯”。
這個宣傳太招人懷疑了,通過查工商注冊信息,可以發現“善心匯”在海南成立的公司“海南善心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其地址位于“三亞市保亭縣三道鎮桃源居某樓”,地級市的宣傳和縣級市下轄的鄉鎮的定位差了十萬八千里。而根據定位查地圖,可以發現“善心匯”所謂的總部其實挨著的是鎮派出所,先不說這離“三亞市公安局”差了不知道多遠,就說經營場所緊挨著公安部門這件事,正常人都知道這不代表公安部門自動為你背書。
“其實善心匯存在嚴重的虛假宣傳,拉大旗,扯虎皮,純粹就是為了忽悠人相信自己有多靠譜,我當初也是一時腦袋短路居然信了。”陳先生不禁吐槽了一下自己,接著說:
第二步,從下線拿錢,給上線交錢,偽裝出金字塔式的“共同富裕”,實則涉嫌傳銷。
接下來,就是他們獨特的運營模式。他們宣傳,加入”慈善匯“,一夜致富不是夢。投資模式又包裝了特困區、貧困區、小康區、富人區、德善區,不管你選哪個區,統統能賺錢,統統能發財。而且沒有投資門檻,只要你買“善心種”“善心幣”,就能灑下一片善心,收獲金錢萬罐。
如果真的是要扶貧濟困做慈善,就應該像中國婦金會那樣,歡迎任何個人和組織捐錢,同時信息公開透明。但一個普通人想在“善心匯”布施可就難了。首先,你得注冊會員,還必須要有推薦人才可以,注冊成功了還得花錢激活。假設小紅姐由推薦人大明哥介紹注冊成功后,紅姐就自動成了大明哥的下級會員,她得聯系大明哥買一個善種子,大明哥才會給紅姐激活賬戶使用。所謂的“善種子”是“善心匯”推出的虛擬資產,300塊錢一個。不光如此,小紅姐以后需要使用到的虛擬資產“善種子”和“善心幣”(100塊一個),都需要找大明哥來購買。
那么大明哥的資產是哪里來的呢?自然也是一級一級這樣買下來的,而且只要下級有注冊、有投錢,上級都可以獲得分成。“善心匯”的金字塔式的層級結構,到這里就真相大白了。
明眼人大概能感覺到這套玩法似曾相識了,按照《禁止傳銷條例》規定,不管再怎么包裝,只要符合三個特征即可認定為傳銷:交入門費、發展下線、通過直接或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來計算報酬。北京電視臺就“善心匯”問題專門采訪了北京岳成律師事物所孫宏達律師,他表示:“傳銷它的特征首先第一個就是有一定的組織架構,也就是說有一定的層級,需要不停的發展下線;另外一個就是它的主要盈利目的是通過發展人數進行獲利,如果說一旦這個組織被這個刑事機關處罰或者被追究刑事責任的話,他們的這些投入可能要被進行追繳,甚至說有損失可能無法再要求退回。”
除了不斷發展下線,從下線身上薅羊毛撈錢外,“善心匯”的投資返利模式也很奇葩,陳先生詳細說到:
首先,“善心匯”包裝了五檔布施區(注意,他們把投錢包裝成布施),最高承諾一輪(8-17天)收益率50%。按照他們內部的說法,特困區主要針對失去勞動能力人,而貧困區則沒有任何門檻限制。
假設你在貧困區投了3000塊后,交完1個善心幣(也就是100塊)就可以進入排單期,所謂排單匹配,就是要先把你這3000元分給別人。
等你這3000元被別人分完了,系統給你30%的返利,加上本金就是3900塊。但是這錢可不是第一時間自動到賬了,你要變成“受助”方,在另外一個系統里填上3900元的受助額,再等待有其他人的錢來補足你的錢。
也就是說中間沒有任何實際投資資產或者產品的行為,投的錢根本沒有產生實際的增值,靠的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一個人的錢倒騰了另外一個人手里……怪不得北京電視臺的暗訪中,內部人士說“我們這個組織,只要有人就有錢”。這種上級吃下級,舊人吃新人的資金鏈及其脆弱,崩盤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類似的人間慘劇已經不勝枚舉。
沒有人不想賺錢,高收益自然又巨大誘惑。稍微動動腦子,都會覺得這個“善心匯”存在問題。但是,在一個軟文報道里,善心匯現在已經有了280萬會員。不知真假。
第三步,用高額收益吸引人,用甜頭誘惑纏住人,再想辦法拖延崩盤時間,實則涉嫌非法集資。
為什么明明是一個黑洞,人氣還這么高呢?從“善心匯”的操作手法上不難發現,他們鼓勵會員進行小額投資,一個收支周期7-10天,能很快讓人嘗到甜頭并對外進行宣傳。一般人最開始都會先小額投資試個水,但這以后就開弓難有回頭箭了。這點就有些像賭博成癮,即便投錢的人知道高風險的存在,但還是禁不住誘惑想去賭一把。已經入局的人很難抽身。而且更有部分人,就是想在崩盤之前多撈一筆。
要是“善心匯”真的按承諾的收益進行匹配打款,不出意外很快就會崩盤,但是他們又發明了一套拖延崩盤的辦法——把收益的部分換成“善心幣”進行發放,這個“善心幣”可以拿來買他們商城的產品。
而這個所謂的商城,里面賣的東西也是令人不忍直視。一款被宣傳的天花亂墜的“善心匯”手機,也透著濃濃的山寨味道,還賣4498,銷量達到7800,同樣令人質疑。
這款“正能量”手機的包裝上,型號是“善心匯 π1”。國內移動電話機入網都要在工信部備案,獲得進網許可證,進網證書數據庫開放給公眾查詢。但是在電信設備進網管理網網站,嘗試以“善心匯”作為型號、申請單位名稱、生產廠商名稱進行查詢,均搜不到任何信息。
所以這款產品到底如何生產的,能不能用都令人質疑,不過這些不是重點,重點是有了這個山寨商城消耗“善心幣”,“善心匯”的整個組織就能拖延崩盤的時間。
據陳先生的介紹,“善心匯”組織內部交流隱蔽,使用較為封閉的微信群作為溝通交流的平臺,群里每天都會有人現身說法,當你源源不斷的接收到這些“洗腦”信息,就會對自己做的事情深信不疑,而且幾百幾千的轉賬記錄也足夠令人眼紅。“善心匯”就是這樣通過虛假宣傳和包裝、拉人頭、封閉式洗腦等,迅速在全國蔓延開來,尤其在三四線城市和鄉鎮農村有不少人參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是這么規定的:
事實上,多地公安部門和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部門已經發出預警,“善心匯”涉嫌非法集資,大家不要再上當受騙。
利用下一個人的資金補足上一個人的收益,這樣的鏈條不可能維持下去。一旦有人卷錢跑了,一旦再也沒人參與,所有的錢都會打了水漂。崩盤只是早晚的問題。但總有人在虛假的天花亂墜的宣傳里放松警惕,在有了甜頭誘惑之后想一賭再賭,最后發財夢破碎,投進去的錢也無處可討。
提醒大家,騙局很好識破,只要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