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不好吃,沒味?或是羊膻味太重?這可能還真不是你的錯。
如今,處處都有假貨陷阱,就連這舌尖上的一口肉也逃不了,假羊肉、劣質肉挖好了坑等我們跳,簡直是在侮辱肉肉一族的智商。
羊肉可不是越瘦越好
曾轟動全社會的 “瘦肉精”事件令我們多少年都不敢吃火腿,然而這么多年過去,“瘦肉精”似乎并未因此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2016年1月,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告了鄭州某永輝超市銷售的羊肉中檢出禁用獸藥克倫特羅;同月,青島市食藥監局在3批次羊肉中檢出非食用物質瘦肉精。
相關科學研究表明,克倫特羅是一種俗稱的“瘦肉精”,可增加胴體肌肉組成、減少脂肪含量,促進動物生長,降低飼養成本。但瘦肉精會在動物肝臟、腎臟、肌肉等組織器官中殘留,過量食用后,可能會引起惡心、頭暈、心率過快等癥狀,尤其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危害更大。
農業部公告第235號《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規定,克倫特羅是禁止使用的藥物,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
一般含有“瘦肉精”的羊肉肉色特別鮮紅、不帶肥肉或者帶很少肥肉、脂肪層極薄,好的羊肉肉壁厚度一般在4~5㎝左右,有添加劑的肉壁一般只有2㎝左右。
據業內人士介紹,盡管有以上方法可循,但單靠肉眼并不能完全準確判斷。最好的方法是企業從源頭上把控羊源,確保種羊從開始飼養就遠離“瘦肉精”。羊肉可能存在的那些“貓膩”
羊肉里的貓膩
你買到的是真羊肉嗎?烤串、飯店的羊肉是貨真價實的嗎?
貓膩一:完全不是羊肉。用果子貍、鴨肉,混合羊尾油后組成,這樣的肉質要比羊肉嫩很多,涮到鍋里會有鴨腥味,但是到了麻辣鍋里味道就被蓋住了。
貓膩二:混合肉卷。有些飯店會稱作“精品肉卷”,一般是鴨肉、羊肉的混合,注意名稱不是“羊肉卷”哦。
貓膩三:用病羊、死羊做的黑心卷。這樣的“羊肉卷”價格低,不少黑心加工廠專門收購此類肉,針對價格比較敏感的小型餐飲企業。
貓膩四:用的確實是羊肉,但是羊肉含水量很高。主要表現為,羊肉卷邊緣會有很大一層冰,切片后的羊肉卷受熱緩化后有大量水分,粘盤性差。
教你識破真、假羊肉
想要買到優質羊肉,需要從顏色、彈性、粘度以及氣味上加以鑒別。
1.新鮮的羊肉
色:肉色鮮紅;肉質緊密、紋理細膩;肥肉夾在瘦肉中,白肉和紅肉是相接的,分布自然均勻;
味:氣味新鮮,羊膻味自然、均勻,無其他異味。
彈性:有彈性,指壓的凹陷能夠馬上恢復;
粘度:肉表面不粘手。
2.不新鮮的肉及變質羊肉
肉色深暗、無光澤,脂肪呈黃綠色、粘手,肉質松弛無彈性,有酸味等異味,甚致有臭味。對于凍羊肉的挑選,不新鮮的凍品羊肉由于冷凍溫度沒有達到要求、反復冰凍等原因,肉色往往呈現暗紅色。
3.老羊肉
色:肉質顏色較暗,呈深紅色,肉質粗糙,紋理粗大,不易煮熟。
味:若是帶骨的羊肉,通常羊骨比較細的,說明羊的年齡比較小,肉質就更加柔嫩,口感更好。
4.假羊肉
色:羊肉的顏色是鮮紅色、但比牛肉略淺;豬肉是粉紅色,鴨肉則是暗紅色。此外,羊肉的脂肪部分應該是潔白細膩的,有些羊肉卷脂肪部分發黃,是凍得太久了,這種羊肉新鮮度很差,營養口感也不好。
味:由于需要使用羊油、羊肉精等輔助,羊膻味濃烈,要么過大,要么很小,聞起來不自然。
紋理:豬肉紋路較粗,排列分布也不規則,會呈現網狀結構;羊肉的紋路較細,呈條紋狀排列分布。假羊肉卷切片后瘦肉多,通常紅肉和白色脂肪互相分離,燒熟后碎成片。
脂肪分布:牛肉和羊肉區別于其他肉類的一大特征就是瘦肉中混雜脂肪,細看絲絲分明,俗稱“大理石花紋”。豬肉和鴨肉則沒有。一些假羊肉通過把肥瘦豬肉切碎再壓緊切片,也能做出這種花紋,但纖維混亂,很容易辨識。
另外,豬肉仿冒的羊肉,質地較粗糙,解凍后,肉片變軟但不發散,紅白顏色對比更強烈。下清水火鍋涮過之后,湯水略渾濁,肉片收縮特別厲害,口感硬;鴨肉仿冒的羊肉雖然也有紅白相間條紋,但紅色(肌肉)和白色(脂肪)條紋都較粗,紅白分明,肌束間無脂肪。其條紋形狀不自然,人為排列的跡象很明顯。解凍后,肉片變軟且發散,全是碎片,說明它們是臨時壓制在一起的。下清水火鍋涮過之后,碎肉或雜質、添加物使湯水明顯渾濁。肉片收縮明顯,口感細膩但不嫩。
綿羊肉更細膩膻味更小
日常生活中,我們吃的多是綿羊肉,綿羊肉口感更為細膩,膻味也比較小,符合大眾的口味,因此適合多種烹飪方法。
從營養成分來說,山羊肉脂肪、膽固醇較綿羊含量低,在世界很多地方被廣泛食用并有很高的評價,但因其纖維粗長,顏色深紅,膻味大,更適合熗炒、清燉和燒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