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報道稱,質檢總局對市場采集的40批次燈串產品進行了檢測,發現33批次防觸電保護項目不符合要求,不符合率為82.5%;14批次耐熱和耐火試驗不符合要求,不符合率為35%;20批次LED安全隔離的控制裝置(全部樣品中共有21批次要求具有該裝置)不符合要求,不符合率為95.2%。此外,監測中還發現,15批次的樣品未標注執行標準、生產廠家名稱和地址,且屬于此類“三無”產品的燈串無一符合要求。
裝飾彩燈“裸”著賣
彩燈作為一種裝飾性照明設備,包括室內和室外使用的各種產品,使用范圍很廣。隨著春節的來臨,大量的彩燈被投放市場。
近日,記者走訪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區的一家大型批發市場。
春節臨近,市場中不少店鋪都在銷售裝飾用的小彩燈。記者發現,裝飾彩燈的燈頭形狀各異,有球形的、花朵形的、中國結的、小燈籠的等等。
在一層靠門位置的一家商鋪中,商家為了方便展示,把這些彩燈每種形狀各取一個掛在門口的架子上,并且都通了電,五顏六色的燈光此起彼伏地閃爍著,烘托出節日喜慶的氣氛。
“18元一串,如果購買數量多,還可以適當優惠。”見記者駐足觀賞,商家主動報上了價格。記者隨手拿起柜臺上的一袋彩燈發現,連接彩燈的電線外面包裹的塑料是透明的,可以看到里面的電線非常細,彩燈的插頭也非常簡易。而插頭用手輕觸,兩個鐵片非常軟,隨手一捏就可變形。
同時,記者還注意到,這些裝飾彩燈都是一串一串地分裝在透明塑料袋里,塑料袋上并沒有標注廠家、廠址、生產合格證等商品信息。據商家介紹,彩燈都是廣州那邊產的,至于廠家的具體廠址等信息,商家表示他也不清楚。商家告訴記者,這種裝飾彩燈他已經賣了好幾年,從來沒聽說過有質量問題,“反正都是為了過節買的,掛幾天就完事,過完節就都給扔了。再說,這么便宜的東西壞了買新的,也沒多少錢。”
小彩燈“閃”出大隱患
據了解,裝飾彩燈在使用時,一般會纏繞在樹枝、裝飾品、纜繩等可燃材料周圍,小孩等群體容易觸及,一旦發生漏電、起火等事故,將直接危害人身財產安全。
而一些商場、飯店等公共場所為了營造濃厚的節日氣氛,吸引顧客,商家通常會用五顏六色的裝飾彩燈把周圍的環境裝扮得十分絢麗,殊不知彩燈也可能會“閃”出了火災隱患。
據石家莊市道橋管理處路燈所退休員工王師傅介紹,如果彩燈的電線太細,燈泡的數量又多,在長時間照明的情況下,電線的溫度會升高,則可能引起火災。
3C認證很重要
節日彩燈到底該如何選購?想必,這是很多消費者心中的疑惑。
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彩燈不經檢驗不能斷定是否存在質量問題,但無廠名、廠址和出廠合格證的彩燈不論其質量好壞,均不允許出廠銷售。而裝飾彩燈等屬于“3C”強制認證產品,消費者在選購時,應該看清有無“3C”標識和相關質量證明。此外,一些裝飾品上有小掛件,不要給幼兒玩耍,以免誤吞誤食。
《中國質量萬里行》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購和使用彩燈時,要注意產品在防觸電保護、耐熱、耐火和安全隔離控制裝置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不要購買“三無”產品,選擇正規品牌的產品;選擇商家組裝產品或密封燈串產品時,應當選擇端口封好的燈串,不要遺漏安全部件;如果有控制裝置,應選擇具有隔離標記或安全特低電壓標記(SELV)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