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乘用車產銷量不斷攀升,據國家統計局官方數據發布,截止至2012年12月底,中國民用轎車保有量已近6000萬輛。但快速發展的消費市場和相對滯后的行業服務能力形成了鮮明對比,消費者對汽車的投訴量逐年遞增。
近期,媒體公布的一個汽車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車輛故障率同比微升,其中大故障率不低、小故障率過高,燃油泄漏為大故障首害,內飾類小故障最困擾消費者,低端車輛省錢不省心,汽車質量和維修服務水平存區域“歧視”,近八成消費者感到投訴有門無果。
車輛故障率同比微升從調查數據來看,2013年中國汽車整體故障率為56.9%,相較去年同期的調查結果來看,2013年中國汽車整體故障率相較于往年上升了2.1%。隨著銷量的逐年攀升,中國的汽車整體故障率也呈現出上升的趨勢。
在大故障率方面(符合三包退換條件的故障即為大故障),調查中每百位車主的愛車中就有2.6臺出現過大故障。而小故障率更是高的驚人,本次調查中平均每百位車主的愛車中就有63.9臺出現過小故障?傮w而言,目前我國的汽車質量水平令人堪憂。
大故障發生隱患大對比于2013年1月15日出臺的汽車“三包”政策說明中所示的四種較為嚴重的故障發生率來看,調查數據中顯示,每百臺中有1.04臺會出現燃油泄漏的故障,0.96臺制動失效的故障,0.81臺轉向失效的故障,0.53臺車身開裂的故障。
雖然從單純的數字層面上講這些故障率并不高,但是從保護消費者人身安全的角度再去看,未免有些觸目驚心。因為此類故障影響的不僅僅是消費者經濟權益,更多的是觸及消費者人身生命安全的權益底線。
小故障發生煩惱多車輛的小故障是消費者最大的困擾。調查顯示,平均每百臺車中有40.3臺車就曾經遭受過內飾類故障(如中控臺故障、內飾板故障和儀表板故障等),有24.1臺車車輛閉合方面存在著問題和缺陷(如風燥大,車輛滲水和車門故障等),有13.6臺車遇到過車輛轉向方面的異常(如方向跑偏和方向盤異常),還有12.1臺車發生過車輛制動類的故障(如發動機雜音和車身抖動)?v然這種小故障雖然不影響消費者車輛正常使用,但是“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小問題的頻現又何談大故障的杜絕呢?
低端車輛省錢不省心從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出,雖然微型車作為均價最低的級別,其整體故障率卻最高,達到76.6%,遠高于整體乘用車故障率平均水平。而調查中豪華車整體故障率僅有35.7%。由此可見,“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句話說的確實在理,高端的產品自然有高級的道理,低端車輛省錢不省心。
近八成汽車消費者投訴有門無果從調查的整體數據來看,調查中每百位車主中有56.9位遭遇過汽車質量問題,其中近半數消費者所遭遇的汽車故障沒有得到汽車售后服務體系的處理。而這部分消費者中僅有7%拿起了電話進行投訴,這意味著僅有極少數消費者主動去維護自己的權益。其實,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電話專線投訴無果所致。
這再一次印證了中國汽車消費者的弱勢地位,也說明良好的投訴渠道是問題溝通的保障,然而嚴明的法規才是消費者保護自己權益的有力武器,相信隨著汽車“三包”政策于今年10月的正式實施,中國汽車消費者的權益將會得到更多、更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