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碗涼皮引發的質量風暴。
2012年8月下旬,河北滄州市運河工商分局工作人員在一次執法行動中,在兩個攤販的涼皮中抽檢測出含有硼砂。
硼砂學名四硼酸鈉,是無色半透明晶體或白色結晶粉末,硼砂能生成硼酸。硼砂和硼酸加入食品中有防腐、增加彈性和膨脹的作用。但硼砂能致癌。公開資料顯示,連續攝入硼砂會在體內蓄積,成人中毒劑量是1-3克,急性中毒癥狀為嘔吐、腹瀉、紅斑、循環系統障礙、休克,成人攝入15克即可致死,嬰兒致死量為2-3克。不過,因其能增加爽滑口感、防腐且價格便宜,以小作坊為主的違法添加屢禁不止。
8月28日,感覺事情重大的滄州市運河工商分局將這一線索移交給運河區公安分局。運河區公安分局當即立案偵查。但經過訊問,兩個攤販都表示沒有在加工涼皮過程中添加硼砂等物質,可能是制作涼皮的面粉存在問題。
隨后,辦案民警對兩攤販使用的面粉進行抽樣,送北京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檢測,認定被抽樣面粉中檢出硼砂。
9月5日,滄州市兩家提供面粉的五得利面粉經銷商,受到了辦案民警的調查。兩位經銷商稱,他們銷售的面粉從五得利面粉廠保定市雄縣分廠和衡水市深州分廠購入。
五得利是面粉加工行業的龍頭企業,目前在全國六省建有11個子公司,日處理小麥2萬噸,規模號稱世界第一,市場占有率約10%,2011年度銷售額達到121億元。因此,滄州市工商局匯報的情況引起了河北省食品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河北省工商局迅速組織安排流通環節100個批次面粉應急抽檢,并及時將有關情況通報給質監部門。
河北質監部門也迅速對五得利的工廠進行了全面抽檢。9月17日,由質監部門在生產環節對五得利涉事兩家工廠的產品檢測結果出爐。但新一輪檢驗報告的結論卻與原來大相徑庭:包括最初被檢“不合格”的三批次產品,共計42個樣本中,除雄縣工廠18號原糧倉庫小麥被檢出含2.6毫克/千克的硼酸外,其余的檢測結果均為“未檢出”。而河北省工商局在流通環節應急抽檢的100個批次面粉也沒有檢出硼砂。
盡管兩輪檢測結果不同,9月19日,邯鄲市政府網依然刊登了題為“武安市工商局迅速清查不合格面粉問題”的消息(后此消息被刪除),稱對“通知中所列的非法添加硼酸的同廠家、同品牌、同規格、同批次的‘五得利’面粉全面進行拉網式清查,一經發現立即要求食品經營者停止銷售、下架封存”。
一天后的9月20日,“五得利集團因涉嫌在面粉中非法添加致癌物硼砂,被工商部門查封了問題產品,其位于河北衡水深州和保定雄縣的工廠被勒令停工”的消息經媒體披露,五得利面粉“硼砂門”就此引爆。
“涉嫌添加硼砂”使五得利置身于巨大的輿論漩渦之中,甚至有說法稱“五得利是河北第二個‘三鹿’”。
9月21日,河北省質監局向省工商局發出通報。質監局表示,已對涉事工廠進行現場檢查,從原料庫、成品庫、包材庫到添加劑庫,均未發現硼砂;在磨粉、包裝車間,沒有添加劑投料設備;企業的采購、生產、銷售、檢驗記錄中,也沒有采購和使用添加劑。當晚,河北省工商局依法解除對五得利集團深州公司一個批次的產品和雄縣公司兩個批次的產品“停止銷售,下架封存”的行政措施。
9月23日,五得利集團向公眾做出企業“從未向面粉中添加一分一毫硼砂”的保證,并懸賞百萬征集證據,凡是在供貨商、物流運輸、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找到能證明五得利廠家添加硼砂證據的,五得利將給予100萬元的獎勵。
9月25日,五得利董事長丹志民面對媒體甚至使用了“添加硼砂要殺頭”的激烈字眼。
9月26日,河北省食品安全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澄清事件結果,稱五得利面粉安全可靠。
不過,短短的十幾天時間,五得利面粉已受到了很大影響,據其自稱,銷量一度下降了20%。
綜觀五得利面粉“硼砂門”的全過程,可以看到,相關部門出具的面粉檢測報告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那第一輪公安部門的送檢與第二輪工商質監部門的抽檢結果“打架”,究竟是怎么回事,又為什么以第二輪檢測為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