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賈曉宏)北京市衛生局昨天下午向公眾通報,使用過問題佰易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的16位患者,經過近一個月的專家檢測和會診,已全部排除其因輸注問題藥而感染丙肝的可能性。市衛生局表示,目前已經沒有再尋找患者進行進一步隨訪的必要,但會等到衛生部的正式通知下達后,才會停止對使用此藥患者的追蹤調查。
使用4000多支
為什么只隨訪382人
北京市衛生局新聞發言人鄧小虹表示,目前問題人免疫球蛋白購進5142支,已使用4145支。針對記者提出的為什么只有382人有記錄可查的問題,鄧小虹表示,這有兩種原因,一是使用的患者一人可能使用多支;另外一些門診使用的患者難以隨訪到。目前有記錄可查、使用過問題制劑的患者涉及382人,多為住院患者。
“2%”到“5%”
朝陽醫院發現問題血制品
對于此次佰易問題制劑事件的發現,鄧小虹說,是醫院檢驗異常結果“零報告”發現了問題血液制品。朝陽醫院檢驗中心主任王清濤表示,朝陽醫院很早就實行了檢驗異常結果“零報告”制度。本月初,他們發現就診患者丙肝檢測結果從平時的2%上升到5%左右。1月9日,醫院啟動院內預警,拉網排查所有臨床科室,并首先緊急排查手術中是否存在消毒感染,同時檢查患者輸血中是否有異常,但這兩者均沒有發現異常。醫院調轉排查的方向,才發現原來40名出現丙肝抗體陽性的患者都使用了同一批次的佰易靜注人免疫球蛋白。檢測人員對這一批次的人免疫球蛋白進行檢測,結果呈陽性。1月11日,朝陽醫院連夜報告北京市藥監局,封存所有問題批次制劑。
專家解答
被動輸入抗體不會染上丙肝
著名肝病專家、友誼醫院賈繼東教授昨天下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要想確定患者是否因為“問題產品”染上丙肝,必須在使用該藥品3至4周后進行檢測。北京市對16例符合這一條件的患者的檢測發現,這些患者體內均有丙肝抗體,不過這些抗體屬于被動輸入的抗體,而非患者自身產生的抗體,因此這些“外來”的抗體將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從患者體內消失,而不會對患者的健康造成損害。也就是說,這些患者沒有因為輸入問題藥品而感染上丙肝。“雖然患者并沒有感染上丙肝,但廣東佰易藥業生產的這一批次的靜注人免疫球蛋白仍是不合格的。”賈繼東表示,這一批次的佰易靜注人免疫球蛋白血液制品中含有丙肝抗體,即使這種抗體經過檢測最終能被人體自身的抗體戰敗,但血液制品中含有這么高風險的毒素肯定是違法的。
相關新聞
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昨天也通報了廣東佰易藥業事件最新調查進展。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近日召開專家論證會,就廣東佰易藥業有限公司違規生產的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安全風險進行評估,并得出初步結論:經對患者隨訪檢測及對相關產品的研究性評價,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丙型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