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風馳電掣的速度,用一元錢購得房子一套、車一輛!這不是夢境,中國內地年輕人正在熱衷的網絡“秒殺”運動,有可能瞬間助其實現“房車夢”。虛擬游戲中的蔬菜果實,現實中的數碼、服裝、餐飲旅游打折券,甚至世博會門票,都已成“秒殺客”對象。 “秒殺”源于電腦游戲詞匯,原本形容自己在遭遇強大敵人時被瞬間消滅,現在已然成為網購新時尚代名詞。一秒鐘時間,數十萬人云集網絡,針對一件超低價商品同時狂刷屏、點鼠標搶購,在眨眼間的毫秒級內,商品被一搶而空。
一些商家設計“秒殺”活動時缺陷頻出,曾惹出不少消費糾紛。但“秒”前屏氣凝神,“秒”時驚險刺激,這種體會讓諸多搶客難以忘懷、欲罷不能。
楊歡是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研二學生,有一年“秒殺”經歷。“學校的網速有限,我搶到的最便宜的東西,是一件冬天呢子大衣,專賣店賣好幾百元,我‘秒’到時是30元”。
他說,自己并非“骨灰級玩家”,只是業余水準,中國各大網購網站上“潛伏”著眾多“秒殺”幫派、專業“秒”團隊,他們定期發布商家活動信息,一有“風聲”集體出動,低價搶購到的商品在內部優先轉讓。
江蘇大學計算機專業研一學生張翼告訴記者,要提高搶購成功率,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裝帶寬更大的網絡,將2M寬帶換成4M,電腦的配置不能太差,系統慢了會影響瀏覽網頁的速度。“其實,可以動手編寫wininet系列函數程序,實現自動搶購。”
坊間甚至將“秒殺客”分成四種類型。即“認真蹲點、努力搶拼”的刻苦工作型,“借力于軟件”的技術至上型,“招聘能手、等著收貨”的坐享其成型和“偶然玩上一把”的純粹娛樂型。其中,又以技術至上型、坐享其成型成功率最高。
“左手拿著計時器,右手和自己人‘秒殺’,訓練出道的人才是‘秒殺手’”,楊歡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