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著名網絡推手及案例。我國刑法規定: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如果我告訴你,你在網上看到的“新聞”,特別是論壇里的帖子、話題,可能有很多都是不真實的,那你還會對不時爆出來的這樣“門”那樣“門”,或者是所謂的猛料興趣不減嗎?這些“新聞”又是如何炮制出來的?前天,央視節目曝光稱,網絡世界有一個“潛伏于水下的灰色產業鏈”。為了錢,他們能讓一個企業一夜成名,也有能力輕易讓一個企業身敗名裂。
灰色產業浮出水面
“潛伏于水下的灰色產業鏈”得以曝光,是央視記者在追蹤一個熱點事件的過程中發現的。
今年7月,奇虎360公司正式推出了一款免費殺毒軟件,此舉讓360立刻成了殺毒軟件行業里最搶眼的角色,但一個有關奇虎“黑幕”的質疑也接踵而至。7月29日,一篇名為“奇虎離職老員工的告白”的帖子頻繁出現在各大論壇,作者曝出“奇虎暗中搜集用戶的隱私數據”等種種問題。此帖一出,迅速吸引了數十萬的點擊量和回帖,盡管公司回應這是競爭對手偽造,但一時間,事情顯得真假難辨,而就在10月下旬,這篇帖子再次成為論壇熱帖。
奇虎360公司公關總監屠建路對此表示:“普通網友是不可能做出這種效果的,發一篇帖子,在短短幾周內就迅速蔓延到幾百上千的論壇里,迎來幾萬幾十萬的跟帖……我覺得這種情況完全算得上是一種網絡‘黑社會’,我敢肯定,背后絕對有專業組織在推動,才會出現這種結果。”
幫助客戶打擊異己
“網絡黑社會”到底是怎么回事?知名網絡經濟專家――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副院長呂本富告訴記者,按照正常的傳播規律,一個熱點話題在網上的傳播高峰為3天,如果長久、反復持續就是不正常的。他就“360離職員工爆黑幕”事件解釋說:“第一個傳播高峰和第二個傳播高峰中間隔了兩個月,期間并沒有新聞媒體對事件進行重復曝光,那么,為什么它就莫名其妙地會被那么多論壇舊話重提并且得到廣泛響應呢?顯是人為操作的。”
呂院長告訴記者,近幾年來,一些以“公關公司”或“營銷公司”名義注冊的公司,不僅能為企業提供品牌炒作、口碑維護等服務,也能按客戶指令進行密集發帖,幫助客戶打擊異己,詆毀、攻擊競爭對手。而且,最近3年來,這股勢力群體越來越龐大,它們被稱作“網絡黑社會”、“網絡打手公司”。
“網絡打手”勢力強大
為了進一步弄清這些網絡打手公司的勢力有多強大,他們到底是怎么操控一步步來按照自己的目的引導甚至控制輿論方向的,記者找到了一些所謂口碑營銷的公司進行了深入調查。
記者以客戶身份告訴營銷總監,目前自己所在的公司正在參與一個項目的競標,另一家大公司是最有力的競爭對手,希望能在競標關鍵期間炒作對手的負面新聞,讓對方處于被動。對方的答復顯得心領神會,表示,“只要你付的錢合理,操作起來沒有任何難度”。
該營銷總監表示:“本身我自己的版主數就不下百個,所有的門戶網站各個版主的聯系方式我也有,它們每一家也有各自控制的資源,比如說我自己的員工當版主,他們每人手底下就有四五個版主號,維護著四五個自己的版塊,作為我們的操作陣地。”
在記者隨后走訪的多家網絡營銷公司,都能聽到這樣的宣傳:“我們手下有20個團隊,每一個團隊都是一個群,每個群里面至少有50人,每一個人在全國的各大論壇都有很多ID號,這是我們能控制的……”
龐大的跟帖“水軍”
那么,在這些版主把主帖發出去后,又怎么獲得最廣大的網民的注意,進而營造出一個話題事件?記者了解到,幾乎所有網絡公關公司都必須雇傭大批的人員來為客戶發帖回帖造勢,這個工作常常需要成百上千個人共同完成。那些臨時在網上征集來的發帖的人在行內被叫做“水軍”。
記者:“你們有水軍嗎?”某網絡營銷公司營銷總監:“肯定有,如果給我兩周時間準備,我可以給你集10萬人。”而記者進入“水軍”QQ群,感覺簡直是來到了一個火爆的集市,時不時可以看到群主發出任務的通知,任務一發出來,在幾十秒時間里,就會被群里的“水軍”一擁而上全部領完。而“水軍”的工作報酬,群主會通過支付寶付款。
一名在一家網絡打手公司工作過的員工告訴記者,“水軍”發帖通常五毛錢一條,因此行內又叫他們“五毛黨”,這里面有學生、兼職員工或者社會閑雜人員,魚龍混雜。
甚至能影響法院判決
一個網絡公關公司營銷總監還得意地告訴記者,經過一系列造勢,他們甚至為客戶成功影響了法院的判決。
該營銷總監說:“期待當代包青天評判,話題性是非常強的,相當于把法院逼到一個風口浪尖上,它不得不判,我做到的是讓2.2億網民全知道這事,5萬元,短平快,300家論壇都是最核心最積累人氣的,50%網民在上面。”
億萬網民,就這樣跟著這些網絡打手的指揮棒來貢獻點擊率,并在不知不覺中被引導和操縱,甚至無意中也成為打手的工具。“在行業來說都是知道的,只有普通網民不知道,他們是蒙在鼓里的。”
從最新的統計數據看,2009年互聯網廣告市場預計有200億元規模,我們無法確切了解其中有多少收入用在了不正當競爭上。據業界的普遍預期,未來5~10年之內,網絡營銷將會成為最有營銷力的手段之一。如果沒有相關的法律來規范,我們無法想象一個本來值得期待的網絡營銷產業會走向何方,又會帶給我們一個怎樣的網絡世界。據央視
操作內幕
網絡推手公司接到任務→寫策劃方案→尋找多個網絡推手→在博客、論壇發帖→引發爭議,帶動網民參與討論→各類媒體跟進→形成社會關注
案例
人物類
芙蓉姐姐、天仙妹妹、雅閣女、最美清潔工、賈君鵬、奧巴馬女郎
社會類
出賣剩余人生、別針換別墅、老師偽造高考成績欺騙女生感情
商業類
搜狐優酷盜版之爭、康師傅水源門、封殺王老吉
語錄
“6萬多個ID,2000多個博客,保證每天都給你發帖。”
――網絡推手公司接線員
“我想上首頁就上首頁。”――著名網絡推手“浪兄”
“我們可以在一個晚上就讓你的競爭對手的負面消息布滿整個網絡,引導網民順著咱們的方向去走。”
――某網絡營銷公司
短評
網絡同樣需要“打黑”
互聯網是一個倡導平等、自由的世界,因此很多人更愿意從網上獲取信息,認為這才更接近真實。快速激增的中國網民充分地通過互聯網表達出他們的意見,推動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但是,恰恰是在這個最開放、參與門檻最低的公共輿論空間里,有些人為了利益,不惜炮制謠言,捏造事實詆毀對手,將不知情的網民控制在為自己左右的輿論之中,“民意”成了被分食的魚肉。
面對如此眾多被“網絡黑社會”、“網絡打手”控制的言論,我們想說的是網絡同樣需要“打黑”,讓網絡成為一個真實表達民意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