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消息,北京一中院正式判決中國公司中易公司起訴微軟侵犯字體著作權案以微軟敗訴告終。法院宣布微軟侵犯中易宋體、黑體字庫共約4萬多個漢字的著作權。法院要求微軟停止銷售包括相關字體的產品,但法院并未對微軟的賠償數額進行宣判。
微軟只需要承擔750元的法院受理費用。
法院判決顯示,法院要求微軟中國停止銷售包括上述侵權相關字體產品,包括Windows 98第二版、Windows 2000中文專業版、Windows XP中文家庭版及XP中文專業版等產品。
鄭碼輸入法發明人鄭瓏對“微軟使用鄭碼不侵權”的判決內容并不滿意。
中易在2007年4月將微軟告上法庭,起訴微軟侵犯“鄭碼”專利權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鄭碼近5萬條字詞編碼表的匯編著作權、中易字庫的美術作品權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及總計4萬多個字形數據的匯編著作權。2007年,微軟因在Windows 98等產品中預裝鄭碼輸入法被中易起訴。在審理兩年半后,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今日宣判此案。法院裁定微軟使用中易字體字庫侵權,但使用鄭碼并不侵權。
中易總經理藍德康曾公開表示,在1998年微軟為Windows 95操作系統使用鄭碼付費后,已經有長達十年時間沒有向該公司支付使用費。
微軟公司則表示,在中國政府機構的監督和指導下該公司與中易簽署了微軟產品使用其字庫和輸入法的書面許可協議。微軟已經完全履行了義務,包括根據許可協議向中易支付了許可費。
判決細節
2007年4月 中易起訴微軟,侵犯“鄭碼”專利權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鄭碼近5萬條字詞編碼表的匯編著作權、中易字庫的美術作品權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及總計4萬多個字形數據的匯編著作權。
2009年11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宣判。法院裁定微軟使用中易字體字庫侵權,但使用鄭碼并不侵權。
本案原告中易公司相關信息:
根據其介紹,中易公司擁有《字根通用碼》中文輸入法,簡稱《鄭碼》,是文字學家鄭易里先生積半個世紀對漢字字形結構的研究,后期和鄭瓏女士合作發明的。已獲中國、英國和美國專利授權,并通過多次國家級的評測、鑒定等。鑒定委員會的權威專家們認為:《鄭碼》是國內、國外最優秀的字形編碼系統。《鄭碼》符合中國的文字規范,所以容易學會。用《鄭碼》輸入漢字,可以達到每分鐘輸入200個漢字以上。可以進行同聲輸入漢字。由于《鄭碼》是根據漢字的字形進行編碼,因此,可以方便地輸入那些自己不知道讀音的任何生僻字。《鄭碼》的通用性很強,用同一種編碼規則不但可以輸入GB18030字符集的27,484個漢字,而且還可以輸入ISO/IEC Super CJK字符集的71,000個漢字,在中易公司的應用系統中還可以輸入100,000個以上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