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團購業在中國可謂風聲水起,各大的團購網站生意興隆,但團購業鼻祖高朋卻全無喜悅之感。自高朋與騰訊合作進入中國并建立高朋網,高朋一直沒能引領中國團購業的發展,且最近不斷裁員。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高朋裁員乃外資互聯網企業遭遇中國滑鐵盧的典型案例。而高朋網卻否認這一觀點。經濟之聲連線了中央臺記者王凱山。
主持人:高朋網大規模裁員的最新反饋。
王凱山:對于記者今天的提問,高朋網的總裁助理反應鎮定,馬上告訴記者,此為假新聞。他表明,高朋網沒有進行過規模性裁員,而是進行正常的人員調整。一位剛離職的高朋前人事部門負責人向記錄透露,事實上,近幾個月,裁員已有多次。今年6月份,高朋管理層要求各部門的主管均拿出5%裁員名單。近期,不僅高朋,包括窩窩團在內的很多國內團購網站都傳出裁人信息。
主持人:面對不斷出現的裁人信息,團購網站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么?
王凱山:有一種說法,團購網的運營模式是反市場行為,短時間即能幫企業打開市場局面。從長遠看,無利可圖的營銷使企業給團購網站的未來打了一個大的問號,近期,團購網市場上的風險資本迅速涌入,很多人跟風而至卻忽略了投資風險。
原谷歌中國總裁創新工廠的總裁李開復此前表示,團購模式在中國的前景不被看好,創新工廠也因此放棄了投資國內網站的計劃。但也應看到Groupon從08年11月創辦至今的不到三年間,其團購業務依靠規模經營迅猛發展。目前Groupon全球員工已達6000余名,數千萬消費者通過該團購網站購買打折產品,享受優惠服務。市場傳聞,谷歌準備以60億美元收購,但遭Groupon拒絕。因此我認為,規模化經營或為國內團購網站的真正出路。目前國內的5000多家團購網站未來可能99%會死掉,僅4、5家已達到經營規模的團購網站最終將成市場主宰。
經濟之聲特約觀察員、北京3G產業聯盟的副理事長、秘書長項力剛對此發表了評論。
主持人:目前,高朋在進行大規模裁員,且較低。與其剛入中國時的高調招聘形成鮮明對比。高朋確在經歷嚴重的經營困境,為何會遇到這樣的困難?
項力剛:第一,一個國外的網站到中國發展,必須踏踏實實、一點一點的發展起來,要招聘員工、積累經驗、了解市場,了解該國的民情、民俗、民風,之后才能發展自身市場。開始的高調進入,大規模招聘,很快形成市場沖擊。事實上,這存在很大問題。第二,在其帶領下,我國的團購網很快發展為幾千家,而事實上,市場的各個方面都沒有完整發展。此過程中,很多團購網站以欺騙或虛假信息支撐。這樣的發展情況定無法支撐企業發展,因此必然出現問題。在經營上支撐不下去,就要裁員,非常正常的現象。
主持人:高朋應算是團購業的鼻祖,很多模式和理念被幾千家企業效仿、借鑒。而此團購業巨頭在中國的發展卻如此糟糕,為何此類問題在其他團購網站沒有如此反突出的反應?
項力剛:其他團購網站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但高朋為國外進入中國網站。其高管人員開支,要比其他網站多很多,因此面臨經營困境,壓力就大得多,期望值也高得多。開始做時,要首先了解中國市場。對于高朋,這方面很難。外國人到中國做零售業,事實上非常困難。
主持人:高朋網并非個例,僅是高朋的反映較為突出。有高朋管理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團購業的較大的問題是賠本賺吆喝,是否同意?
項力剛:目前肯定是這樣。我對團購的商業模式很看好,認為很成熟。而發展停滯不前是因為企業太多。
主持人:接下來該如何發展?記者認為規模化經營,您呢?
項力剛:基本上同意。通過市場競爭,淘汰大部分網站,形成3至5家強有力的網站,這樣,網站就具有規模化的整合能力,同時具有高知名度,良好的市場能力。若做不到,每一個網站規模都很小,用戶量也很小,很難形成比較好的市場經濟。
主持人:高朋遇到困境,調整后沖出困境需具備何種條件?應如何調整?
項力剛:首先是心態問題,應清楚其再中國發展的地位。第二,需要在管理層,尤其是特別高的管理層建立一個了解中國市場的隊伍,同時在產品線上找到優勢。
主持人:前些年谷歌高調的進入中國,但目前來看,這個競爭結果不敵百度,且很多國外企業進入中國都遇到水土不服的問題。在規模化經營形成的過程中,本土企業取勝概率多大?
項力剛:不同領域有不同的情況,目前我們賣的是業務,業務需要了解該國的法律法規、文化、市場、民俗民情,這些非常困難。若想賣業務,外企到中國來很難成功。
主持人:對于團購網站,中國的企業大有可為。
項力剛:毫無疑問。(記者王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