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飯店就餐自己帶酒水該不該交開瓶費,這是個老話題了。但最近,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對一起“開瓶費”訴訟做出了首例消費者勝訴的判決。一時間,消費者、餐飲企業都在關注著和爭議著,這個判決給處于膠著狀態的開瓶費之爭帶來了新的變數。這場訴訟后,餐飲市場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來看記者在北京的調查。
記者出鏡:這是我從超市剛剛購買的一瓶紅葡萄酒,這是在市場上非常普遍的一種紅葡萄酒,在超市它的銷售價格是33元一瓶,那么現在呢,我就要攜帶這瓶紅葡萄酒,走訪京城的一些高中低檔的酒樓,看看酒樓會對于我自帶的這瓶酒水會有怎么的態度。
記者首先來到的就是不久前在“開瓶服務費”的官司中敗訴的北京湘水之珠大酒樓。
原告王先生就是在這里被收取了100元的服務費,北京市海淀區法院一審判決酒樓敗訴,返還王先生100元服務費。
記者:今天你看我也攜帶了一瓶這樣的酒水,如果我到你們這里來用餐,那這個酒水我還想喝我自己帶的酒水,你們會怎么處理?
北京湘水之珠大酒樓工作人員:當然首先提前告知,我們這邊自帶酒水的話會收取一定的服務費,大概收取30到50的樣子。
但是記者發現,酒店的酒水單上清楚地寫著,“酒店沒有的酒水,每瓶100元收費費”記者攜帶的這瓶紅酒酒店沒有,按照酒店酒水單上的規定,本應收取100元服務費,而不是30—50元。對此,工作人員解釋,目前酒樓對于客人自帶酒水主要采取與客人協商的原則,價格很彈性。
北京湘水之珠大酒樓工作人員:就是雙方都能夠接受的這樣一個情況下。
記者:就是說關于這個服務費,大家是可以商量的。
北京湘水之珠大酒樓工作人員:對。
記者:是有彈性的?
北京湘水之珠大酒樓工作人員:對。
調查中,記者發現雖然開瓶服務費仍然在收,但是大多數酒樓開始重視“提前告知”,收費數額也不再高的離譜,服務費價格可以就具體問題與消費者商量。
北京某中檔酒樓總經理:開瓶費一般保持在20塊錢左右,如果客人堅決不交,我們也就不收了,因為現在對這個炒得特別熱,我們首先是保證客人利益。
盡管開瓶費出現了這樣的變化,但是很多消費者仍然認為開瓶費既不合法也不合理。
消費者:收費的性質就不對。如果我帶包香煙進來的話,是不是要開香煙費?如果是這瓶酒不在這個餐館吃,可能在商場里面喝的話,商場是不是也要收我的開瓶費?
對于消費者的這種反對聲,商家認為消費者誤解了“開瓶費”的真正意義。
北京湘水之珠大酒樓總經理王德友:現在消費者普遍認為,開瓶,開一下瓶,就收一百塊錢,其實不是這樣,是一個服務過程。我們一個人的勞動、物的消耗量兩部分組成的這個服務費用。作為餐飲服務行業,如果不收取服務費,他就沒有其他的費用可以收取了。
對于商家“開瓶費實際上是服務費,服務行業當然要受服務費”的說法,法律界人士表示反對。
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主任邱寶昌:我不同意收服務費。你的服務都在飯菜價里面都有了,你賣一道飯菜的錢,然后加上所有的服務費,然后加上所謂的服務費又加上所謂的開瓶費,層層加價,實際上也違反了價格法的規定。
盡管如此,大多數酒樓仍然表示會繼續收取開瓶服務費。在記者的此次調查中,10家酒樓中唯一不收開瓶服務費的,是一家面向大眾消費的普通餐館。
某大眾餐廳服務員:我們暫時還沒有這個規定,不收。
記者:是一直沒有收,還是最近不收了?
服務員:一直都沒有收。
盡管一直都允許顧客自帶酒水,并且不收開瓶服務費,但是記者在這家餐廳卻看到了“謝絕自帶酒水”的牌子一直掛在墻上。
某大眾餐廳經營者:咱們屬于大眾消費,基本上包間都沒有服務費,如果再自帶酒水的話,對我們酒樓整個營利上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