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 (記者 周文 通訊員 謝睿珊) 果蔬汁、含乳飲料是很多市民消暑的鐘愛之選,而廠家與消費者在區分飲料類別的標簽上玩起迷藏。廣州市消委會日前對市面上的果蔬汁、橙汁、乳酸菌飲料、含乳飲料開展了比較試驗,試驗結果表明,90批次產品所檢項目全部符合標準要求的樣品有78批次,近兩成產品出現在標簽上未標明生產日期、添加了防腐劑、甜味劑但未標注其具體名稱等問題。
近兩成飲料不合格
據介紹,本次比較試驗包括含乳飲料16批次、乳酸菌飲料21批次、橙汁及其飲料11批次、果蔬汁飲料42批次,共90批次產品。比較試驗項目包括:標簽、凈含量、蛋白質、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霉菌、酵母、致病菌等。試驗結果顯示,所檢項目全部符合標準要求的樣品有78批次,達標率為86.67%;近兩成產品出現在標簽上未標明生產日期、添加了防腐劑、甜味劑但未標注其具體名稱;或者是營養成分未達到相應標準。
據了解,蛋白質是反映含乳飲料質量的重要營養指標,按乳飲料分類的規定,含乳飲料成品中乳飲料蛋白質含量不低于1.0%,而標稱由黃石珍珠果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果汁牛奶飲品(菠蘿味),蛋白質實測值為0.92g/100ml,既不符合標準,也不符合該產品明示質量指標(≥1.0g/100ml)的要求。據市消委會有關人士介紹,食品標簽是消費者獲取食品信息的重要途徑。但本次比較試驗發現,共有11批次樣品不符合預包裝食品標簽的相關規定。如未標注生產日期,凈含量字符高度小于4mm,添加了防腐劑、甜味劑但未標注其具體名稱,配料清單中配料名稱未采用專用名稱,凈含量量限大于等于1000mL時應采用“L/升”標注等。其中一些知名品牌如果汁先生等,也存在標簽不合格等問題。
知多D
看清標簽區分果飲料
據市消委會介紹,果蔬汁飲料是指以水果或蔬菜或其濃縮原漿為原料,經過預處理、榨汁、調配、殺菌、無菌罐裝或者熱罐裝的可以直接飲用的果、蔬汁及其飲料產品,但不包括果汁含量小于5%的果味飲料。
原果汁又叫100%果汁,用新鮮水果榨取而成,不加水也不加其他輔助物。濃縮果汁是在原果汁的基礎上去掉原水分,飲用時可以添加適量水還原為原果汁。果汁飲料是指在果汁或濃縮果汁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劑等調制而成的清汁或渾汁制品,其成品中果汁含量一般不低于10%,這種是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品種。其他還有由多種果(蔬)汁成分的復合果汁等。建議消費者在選購果蔬汁飲料時認真查看產品標簽加以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