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昆明10月21日專電(記者關桂峰)經歷了巨大陣痛的我國乳品行業9日迎來了新出臺的《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條例》規定了各監管部門的職責范圍、規范了標準內容并做了及時修訂。質檢、衛生、工商等監管部門表示要各負其責,明確責任,強化監督,促進我國乳制品行業的恢復性發展。
《條例》明確規定,監管部門對乳品要定期監督抽查,公布舉報方式和監管信息,并建立違法生產經營者“黑名單”制度。發生乳品質量安全事故,造成嚴重后果或者惡劣影響的,將對有關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負有領導責任的負責人依法追究責任,以促進產品銷售,盡快恢復消費者的信心,重塑國產奶制品形象。
云南省質監部門、衛生部門均表示,“地方政府負總責,各部門指導協調、聯合行動”的工作機制將為乳制品行業監管提供準則和依據,為確保乳品質量安全提供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云南省奶業協會秘書長陳德端說,過去,質檢、食品、衛生、工商等部門在某些領域職責劃分不清,標準多,多頭執法,誰都管誰都不管的現象突出。如今《條例》明確了標準的制定部門,即生鮮乳和乳制品應當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由衛生部組織制定;同時,又對標準進行了及時的完善、修訂,規范了標準的內容。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云南省乳制品的主要產區。大理州政府表示,在強化監管的同時,還將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法律法規的教育培訓,引導群眾積極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和主動參與食品安全社會監督,督促企業健全食品生產經營的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培育企業的誠信自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