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草酸
草酸,亦稱乙二酸,常溫下為無色透明結晶體或白色粉末,無特殊氣味。易溶于乙醇,能夠溶于水。草酸的酸性比醋酸(乙酸)強1萬倍,是有機酸中的強酸。
草酸在工業上主要用作還原劑和漂白劑。例如,可用于提煉稀有金屬的溶劑、鞣革劑;還可用于鈷、鉬、鋁催化劑的生產,以及用于金屬和大理石的清洗和紡織品的漂白等;也可用于電鍍前金屬氧化層的去除劑。
肌肉溶解
據了解,肌肉溶解主要是由于擠壓、外傷、劇烈運動等因素造成的肌肉損傷引起的,此外一些對肌肉產生損害的病毒、降脂藥、β2受體激動劑、苯丙胺、毒品等藥物也會使肌肉溶解。因為肌肉細胞膜被破壞,使得肌肉細胞中的內容物被釋放到血液中,這些內容物就包括大量的肌紅蛋白。由于肌紅蛋白需要通過腎臟來排出體外,而肌紅蛋白本身就是個“大個子”,所以很容易阻塞腎小管,影響腎功能。癥狀較輕的會產生血紅蛋白尿,嚴重的還會引起急性腎衰竭。
信息時報訊 據《東方早報》報道,吃完小龍蝦后出現酸痛的癥狀,而且這些小龍蝦大多是在正規餐飲業或家中自己烹飪的——一周內,南京兩家大型醫院收治十多名患者均因食用小龍蝦而出現身體問題,嚴重者甚至還因腎功能受損出現了“醬油尿”,經醫生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癥,這是近年來少有發生的現象。
吃龍蝦得了腎衰竭
“最近這幾天,我們醫院的急診科陸續收治了3名因食用小龍蝦而入院的病人,奇怪的是,與普通龍蝦帶來的食物中毒不同的是,這些患者并沒有出現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而均表現為肌肉酸痛難忍。”昨天,江蘇省人民醫院腎科主任醫師劉佳告訴記者,這3名患者均食用過小龍蝦,而且都是吃完后出現全身酸疼、呼吸不暢的狀況,經過檢查發現,3人血液中的肌紅蛋白高達4000μg/L、6000μg/L和在1000μg/L,其中肌紅蛋白在1000μg/L左右的患者已經出現了尿蛋白,因此腎臟功能受到了影響。
劉佳指出,一般正常人的肌紅蛋白不會超過50,但這3名患者不但超過這么多,而且其肌肉也出現了溶解現象。
“目前對于這樣的患者我們會采用堿化尿液處理,并給患者輸液、讓患者多飲水,以幫助肌紅蛋白排出體外。一些不是特別嚴重的腎臟損傷也是可以逆轉的。”劉佳表示,根據該院的急診記錄,一周以來已收治因食用小龍蝦而出現肌肉酸痛、僵硬癥狀的病人十多人。這些病人以中青年人為主,分布上比較分散,既有在飯店食用加工好的龍蝦,也有買了龍蝦回家自己加工的。除南京外,還有個別病人是從外地轉過來的。
“洗蝦粉”嫌疑最大
最先發現“龍蝦病例”的鼓樓醫院急診檢驗科醫生也一直都在追蹤這些病例,并且發現其中還存在著不少疑點。鼓樓醫院接診的病例所食用的龍蝦基本上是自家燒煮的,且是紅燒,所以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不大。“重金屬殘留說”也可以基本被否定,因為重金屬殘留對人體的傷害是積累下來的,也不會立即表現出來,相比較化學物質中毒、有機中毒的可能性更大。
對此,醫院在對患者進一步了解后,發現患者所食用過的小龍蝦都是特別大,看上去特別干凈。為此醫生下班后還專門問了小區附近的一個賣龍蝦的小販。小販承認自己的小龍蝦是洗蝦粉洗的,但是具體洗蝦粉是什么成分,小販也說不上來。
據一些餐館的老板介紹,洗蝦粉很好用,兌水化開,把小龍蝦直接浸泡在里面就完事了。用不了10分鐘,粘附在小龍蝦肚子上的臟東西就會自動掉落。洗蝦粉兌比方法是,一斤粉加100斤水,水可以反復利用,直到臟得不能再洗為止。
記者做了測試,把20多只鮮活的安徽紅殼小龍蝦浸泡到洗蝦粉兌的水中。10分鐘后,把龍蝦從水中撈起,20多只龍蝦中,竟有一半蝦腳掉落,有幾只蝦甚至兩只腳全都掉光了。
其實洗蝦粉并不像部分商戶所說的“是一種食用堿,其主要成分是檸檬酸和亞硫酸鹽”,它其實是工業領域普遍使用的一種除銹劑——草酸,其酸性為醋酸的10000倍,對人體的危害極大。同時,含有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質,對人體危害非常大。
致病源頭仍不明確
南京市衛生監督所有關人士表示,目前市衛生監督部門以及區疾控中心已經介入調查此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線索比較多,但是致病的真正源頭也不是十分明確。
比如很多市民懷疑是龍蝦的“洗蝦粉”導致的中毒,但是醫生認為“洗蝦粉”的成分是草酸,而草酸是無法導致產生這種疾病的。關于病因,仍在進一步調查中。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必要的時候,會請相關的其他部門一同來“會診”,爭取早日能揭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