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8年三鹿毒奶粉事件曝光后,相關責任人被判重刑,有的還丟了腦袋,三鹿集團也宣告破產。就在我們認為三聚氰胺已經遠離奶業之時,卻響起晴天霹靂!
近日,警方查明,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廠,檢測出三聚氰胺超標達500余倍,而原料來自河北等地。據悉,目前該品牌奶粉在南京沒有銷售。
甘肅:三聚氰胺超標559%
6月25日,甘肅省質監局接受委托人劉西平送檢的三份奶粉樣品,要求檢測三聚氰胺一項指標。這三份奶粉樣品均用無色自封塑料袋包裝,每份100克。
質檢部門檢驗發現,三份樣品三聚氰胺含量分別為:215mg/kg、1397mg/kg、323mg/kg,超出限量值標準86%、559%、130%。
劉西平是青海省東垣乳制品廠業務員,問題奶粉就存放在這個廠附近的村子里。
目前,青海省質監部門已查獲這批問題奶粉,約38噸。嫌疑人劉西平于7月3日被移交青海方面。
據分析,這有可能是一些犯罪分子利用過去尚未完全銷毀的“三鹿問題奶粉”進行加工、銷售,不在本省而在外省檢測三聚氰胺含量,目的是為了根據三聚氰胺的含量進行調兌。
劉西平交代,他所在的東垣乳制品廠生產東垣牌奶粉,主要銷往江浙一帶,少量在青海本地銷售。
7月3日,警方初查,東垣乳品廠于近期分別從河北等地購進奶粉原材料58噸,其中從河北購進原材料38噸,從中檢測出三聚氰胺超標500余倍。
東垣乳品廠法人代表、廠長劉戰峰,生產廠長王海峰,已分別被警方依法控制。
經核實,現已查封東垣乳品廠奶粉原料64噸、成品12噸,均檢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標。
2004年,阜陽奶粉事件發生后,在國家質檢總局的一次專項抽查中,青海民和縣東垣乳品廠的東垣牌奶粉已經被曝衛生指標不合格。
記者調查發現,上世紀80年代初,“東垣”已經是當地極具影響力的奶粉品牌,現為青海省著名商標。2001年,民和縣提出了“畜牧立縣”的發展戰略,此次當地奶粉生產企業被檢出三聚氰胺超標,對地方經濟帶來嚴重打擊。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