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奶粉的“質檢證明” 轉銷到福建漳州的25噸問題奶粉是分6批運到公司的,漳州南方食品公司稱該奶粉還有渭南市相關部門出具的“質檢報告”。而廣州從化面包廠購買來自寧夏的問題奶粉時,對方也出示了一份“食品安全檢測報告”。 樂康乳業這個不足30人的小廠,究竟是如何將奶粉賣到遠在千里之外的廣東和福建的?這就要提到樂康乳業主管銷售的副總經理同天虎。 1980年在渭南市臨渭區下吉鎮就成立了一家名為渭南康樂乳品廠的鄉鎮企業,到1998年,該廠生產的“三彩”牌全脂甜牛奶粉和全脂淡牛奶粉遠銷湖南、湖北、四川、西藏等地,1999年該廠更成為“陜西省百強鄉鎮企業”,同天虎就是當時的廠長。 但2004年該廠被西安某集團以2000萬元價格整體收購,加之同天虎與投資方意見不合,2005年他與張學文共同開辦樂康乳業,他利用以前積累的人脈,將這個小廠的奶粉銷往全國。隨后,2009年的9月至11月混合了10噸問題奶粉的28噸奶粉從渭南銷往了廣東潮安縣的龍信食品有限公司,龍信公司將25噸轉銷給福建漳州薌城南方食品公司。 “公司一直很重視奶粉質量,從來不買沒有質檢報告的便宜奶粉。同樣,這批問題奶粉價格也不比市場價低,還有渭南市相關部門出具的‘質檢報告’,這個報告還在廠里。” 南方食品公司問題奶糖事件應對組負責人柯先生表示,這些問題奶粉是分6批運到公司的,第一批奶粉運來時采購員曾到漳州市質檢部門檢驗,沒發現問題。隨后幾批原本也應送檢,但考慮到與龍信公司合作了多年沒出過問題,而且還有“質檢證明”,所以“掉以輕心”沒拿去檢驗。“‘毒奶糖’事件勢必會影響我們其他產品的銷售情況,我們擔心企業的發展會因此變得艱難”。 目前,因為無法聯系上當地質檢部門,早報記者無法確認南方食品公司手中樂康乳業出具的“質檢報告”真實性。但在與一位陜西乳業企業負責人交談中了解到,這份 “質檢報告”真實的可能性較大。相對于中型企業和大型企業,質檢部門會派專門人駐廠監督每批產品的質量,小企業多是主動送去檢查或者被抽驗,這樣就存在蒙混過關的可能。 還有一種可能的情況是,此前該公司生產了一批合格奶粉,并拿到了質檢合格證明,而問題奶粉就冒充這批奶粉賣給下游生產廠家。 無獨有偶,廣州從化食安辦的一位負責人也向早報記者透露,從化某面包廠購買來自寧夏的問題奶粉時,對方甚至出示了一份“食品安全檢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