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一條環繞著北京三環的地鐵線路將正式通車,它就是地鐵10號線。
10號線一期與大部分已建成地鐵線和規劃地鐵線形成交叉換乘,不僅能減輕環線壓力,同時可以完善軌道交通網絡,改善城市交通結構,便于市民出行。
此外,這條新線對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特別是將中關村、奧運村、CBD形成了三個金十字,在緩解這些地區當前巨大的交通壓力的同時,促進了經濟發展,堪稱北京地鐵工程的經濟線路。
總體設計
地鐵10號線一期借鑒了地鐵5號線各設備系統優點,并根據自身特點對多個系統進行了改進。
地鐵線設備系統在注重系統的安全前提下,體現了以人為本、綠色環保的理念。
環保
施工工藝及材料注重環境保護
10號線一期在工程選線、施工工藝及工程材料等多方面注重環保理念,整個建設方案最終經專業機構進行環境評估后方可實施。
巴溝車輛段采用大面積屋頂綠化,使之與頤和園南部綠化景觀和諧一致。
部分線路軌道采用減震技術,以避免對附近敏感建筑的震動影響。
站前廣場采用透水磚地面,可避免雨水流失的同時降低城市熱島效應。
人性化
參照國內外無障礙標準設計
根據我國無障礙設計規范要求,同時參照國外無障礙設計標準,10號線地鐵車站設有符合乘輪椅者、使用助行器者、老幼行動不便者及拄盲杖者通行與使用要求的無障礙路線及無障礙設施,可以實現殘疾人從外部市政道路到達地下車站之間的無障礙乘車。
車站設置了垂直電梯、盲道、寬體閘機、輪椅升降機、盲文提示、無障礙導向標識、專用無障礙廁所、無障礙扶手、低位售票機、低位電話亭等齊備的無障礙設備。
站口直梯直達地面取代傳統升降機
與以往線路不同的是:10線在每座車站其中一個出入口設置了直通地面無障礙垂直電梯,以取代北京以往地鐵出入口內的輪椅升降機,極大提高了殘疾人服務設施運輸效率,同時也為老、幼、婦孺或提行李等行動不便的人士提供了方便服務;在站廳付費區內,還設有一部站廳到島式站臺的無障礙垂直電梯。
系統采用雙星型組網換乘站信息互聯
通過車站和列車內設置的液晶電視屏,可以向乘客提供各類信息資源和實時的電視節目,同時地鐵指揮中心通過此系統實時監控車站和列車運營情況。
通信系統是地鐵運營的指揮控制平臺。在安全性方面得到全面提升:通信系統設有備用控制中心,能在主系統發生故障后,整個系統仍可正常運行;通信系統中的政務和調度系統采用雙星型組網,保證有線網系統安全可靠運行。
此外,10號線換乘車站的通信聯絡首次實現了換乘的兩個站之間圖像、信息傳輸,使地鐵指揮中心能完全掌握整個地鐵線路使用和運營情況。
信號系統制式的選擇采用了基于無線通信的移動閉塞列車自動控制(ATC)系統,在國內屬領先技術。
針對北京四季特點空調采用變風量運行
采用風機變頻調速技術,實現了變風量運行,降低了運行能耗;集成閉式系統適用于北京四季分明的氣候特點,節省土建投資并降低了系統運行費用。
地鐵10號線站前廣場,部分采用了太陽照明設施,蓄電池為輔的供電電源方式。對車站冷卻塔進行了整合優化設計,減少占地面積并改善了冷卻塔與周邊環境協調性。
實現自動駕駛13大系統"護駕"
采用基于無線通信技術的車輛自動駕駛控制系統,開通即實現自動駕駛,屬國內領先技術。
在車站內部管線安裝方面采用了新型裝配式綜合支吊架安裝系統;在軌道減震方面采用了特殊減震道床技術等。
地鐵10號線一期設備包括
通風空調系統給排水及消防系統動力照明系統
供電系統
火災報警系統
環境監控系統
通信及信號系統自動售檢票系統安全門系統
綜合監控系統乘客信息系統電扶梯系統
導向標識系統
對話
◆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方少軒◆
●問:地鐵10號線和已經通車的地鐵5號線都是北京近年來最新開通的地鐵線路,并且開通時間相隔不長。10號線與5號線相比,是否有新的變化?
答:10號線采用的車輛與5號線的車輛是同期生產,均為不銹鋼B型車,外表不用刷漆,更加節省能源,維修時由于不需要再次噴漆處理,環保要求大大降低。
另外10號線車輛內各種部件的電線采取網絡傳輸。即是說車輛的控制牽引電器、制動系統、網絡監控的車載電視畫面、空調、照明等設備采用無線傳輸的方式控制,硬導線大量減少。
●問:硬導線大量減少,會有什么好處呢?
答:這樣的好處是發熱量大大減少,故障發生的可能性降低,維修也更加方便。這是10號線人性化的體現之一。
●問:10號線還有其他哪些人性化設計呢?
答:車輛內乘客的扶手、吊桿、吊環進行了優化設計。座椅后背比5號線高出了15-20厘米,更舒適一些。
每節車廂內安裝的8臺顯示器中,有4臺顯示前方車站、頭末班時間等車輛信息;另外4臺則為實時新聞,通車后將開通三個頻道,包括中央一臺、奧運頻道、北京一臺,可以切換。
車門上方顯示的車站運營圖站名更加清楚。
●問:地鐵10號線的安全性能情況如何?
答:10號線每組車有六節車廂,連接每節車廂的車鉤強度最大能承受80噸的壓縮力。
這種強大的壓縮力用來保證車輛發生突然停止或者其他突發狀況時,車廂不會損壞。
●問:很多乘客都非常關心地鐵的行車間隔,由于早晚高峰客流量大,如果行車間隔再短點,車來得再快一點,就能有效緩解人流了。10號線運行時間上是怎樣安排的?
答:10號線已經成功試驗將行車間隔控制在3分鐘,而這正是依靠其先進的信號系統實現的。
10號線的信號系統將采用全新的“無線移動閉塞方式”。
信號系統需要將一條線上的車輛控制在一定的安全距離內。例如以往的信號系統可以以兩個車站間的距離為一個區間,運行的車輛保持這個安全距離就能不間斷運行。而全新的“無線移動閉塞方式”采用信號無線傳輸技術,可以將車與車間的安全距離控制在任何一個區間,車輛通過追蹤前方車輛的信號,行車密度可以控制得很近。
這樣不僅縮短了行車間隔,還能幫助控制中心更準確地判斷車輛具體位置。
●問:這套先進的信號系統還有其他什么功能嗎?
答:這套信號系統還包括車輛自動防護系統、自動駕駛系統等。
自動防護系統能在一定距離內提醒司機緊急制動,如果司機沒有動作車輛就會自動停車。
自動駕駛系統則在車門與安全門對準方面起到作用,車輛行駛到停車標時,車門和安全門中心線的誤差控制在正負25毫米。
“停車對位”以前都是靠司機人工控制。現在既有線路車輛進站時偶有車門對不準安全門或上下車線,是因為系統還在進行調試,預計今年下半年調試完畢。
屆時,本市所有地鐵線路的列車都能精準停車。
●問:新系統的自動控制是不是會減輕司機的工作強度?
答:在全新的信號系統的作用下,地鐵司機的作用不再是開車,而變成了監視車輛運行情況。
問:10號線在殘疾人設施方面有哪些特殊設計?
答:10號線首次安裝了地面垂直升降電梯,每個車站安裝了一部。可以從地面直接通到站廳再到站臺,方便了殘疾人乘降。
此外,10號線還根據客流,在一些換乘站安裝了殘疾人升降臺,將于殘奧會前安裝完畢。
本版撰文/記者陳斯
分離島式車站站臺示意圖
地鐵10號線建設條件苛刻,風險點多,施工難度極大。
1.多次下穿已運營的地鐵線路(13號線知春路站、芍藥居站、1號線國雙區間等)
2.多次穿越重要橋梁(稻香園橋、學院橋、健德門橋、燕莎橋、長虹橋、京廣橋、國貿橋、雙井橋、勁松橋等)
3.近距離穿越多處建筑物(國管局宿舍樓、南小街8號樓等)
4.下穿四條河流(小月河、西壩河、亮馬河、通惠河)、下穿各類管線等。
為適應橋間地下建設空間狹小的條件,10號線產生了5座各有特色的分離島式車站,即把車站主體分解成兩個或三個相對較小的部分,再利用通道互相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