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從荷蘭遠道而來的世爵汽車CEO穆勒,在青年集團總部所在地浙江金華與龐青年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青年汽車總共出資3500萬歐元,開發和生產世爵的兩座跑車、SUV和青年汽車擁有的鳳凰平臺車型。
目前,鳳凰平臺所有權已歸屬四個月前收購薩博成功的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下稱NEVS),主要目的是開發出純電動汽車。戲劇性的是,龐青年最新透露,開發鳳凰平臺的最終目的也是開發出純電動汽車,因為青年汽車已經“搞出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電池”。
納米碳電池猜想
龐青年在其造車歷程中跌宕起伏。其最初和德國尼奧普蘭合作共同生產高端客車獲得了成功,開辟出了不同于自主與合資的“中國第三條造車路”,但在與英國蓮花工程的合作中卻沒有嘗到勝利的果實。
在與世爵合作之前,龐青年已經在思考青年汽車未來發展路徑。除了伺機海外收購,龐做了另一手打算。
兩年前其開始著手收購薩博前,正趕上中國汽車發展掀起新能源浪潮,在國家戰略的推動下,汽車企業發展新能源熱情被推向史無前例的高潮。龐青年也在此時投入其中,在與薩博忽熱忽冷的漫長談判過程中,早前組建的動力電池研發團隊正在加緊電池研發。
“我以前就是搞化學出身的,電池研發團隊由我親自組建。”龐青年說。在青年汽車內部盛傳,青年汽車的第一代電池由龐親自參與制造。
據青年汽車方面介紹,這種被稱為“納米碳電池”的碳纖維電池,高壓充電5分鐘即滿,充電次數為2-5萬次,按此計算其使用壽命遠超過車輛的使用壽命,續航里程基本可以達到200公里,增加電池單體數量后,續航里程可以延長。
龐青年在正式獲得世爵的控制權和鳳凰平臺的開發計劃后,開始重新審視青年汽車未來的發展路徑:把新的業務與納米碳電池結合起來。其認定,納米碳電池新能源乘用車將是青年汽車未來的主要業務。
其在與世爵簽署正式合作協議后,發表關于此次合作目的的演講時,主要闡述的方向就是納米碳電池
在世爵車型和鳳凰平臺車型上的應用。“把納米碳電池用在奢華品牌世爵上,迅速搶占歐美市場。”
據其介紹,未來的鳳凰平臺車型將搭載納米碳電池,開發出純電動汽車車型。“2-3年就可以推出純電動汽車,鳳凰平臺車型更接近普通消費者,市場更大,前景更加期待。”
與蔣大龍賽跑
同樣的劇目在同一個檔期上演一樣,擁有鳳凰平臺所有權的NEVS首席執行官蔣大龍,早前已經發布了完全一樣的純電動汽車計劃。鳳凰平臺未來車型正在走向戲劇化的一幕:同一平臺,同樣是純電動汽車,同樣以中國作為最大目標市場。
在這種狀況下,雙方誰的產品先出現在市場上,占據市場先機將占有先入為主的優勢。蔣大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原有計劃已經有所修改,計劃盡快在中國市場推出薩博傳統燃油汽車,而純電動汽車也將以最快的速度研發出來。
“我們已經在北京建設了一個動力電池生產廠,為了趕速度,整個建設過程只用了半年。”蔣大龍說。事實上,蔣大龍在收購薩博獲得突破性進展的去年年底,就已經開始著手收購深圳的一家電池生產企業,這家企業后來整體搬遷到了北京房山。
據了解,蔣大龍的動力電池配方與比亞迪的電池同屬一源,都是鐵鋰電池,總工程師來自比亞迪電池的最初創始人。據這家電池企業的內部負責技術的管理人員稱:“鐵鋰電池是目前動力電池在容量和安全性上協調得最好的,是最適合在電動車上使用的電池。”
“鋰電池充電次數只有1500-2000次,遠遠低于納米碳電池至少2萬次,差距很明顯。”盡管龐青年和蔣大龍都避免直接談及對方,但恩怨似乎在收購薩博起就已結下。
對于龐氏新能源汽車計劃,世爵方面更加謹慎。據荷蘭世爵內部管理人士透露,關于在世爵車型和鳳凰平臺車型上開發純電動車,以及龐青年的納米碳電池,都還在考察計劃中。對此龐青年笑著回應:“不怕,與世爵股份公司相關的業務雙方可以商量,而另外兩家公司由我們主導,三個董事席位我們要占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