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昨日報道的夏先生的私塾引發社會各界熱議,目前,5名3~12歲的孩子仍在這間出租房內進行全日制學習,語文教材是四書五經,英文教材是《圣經》和《莎士比亞文集》。對于這間家庭作坊式的私塾,教育部門表示有違義務教育法,應該叫停。而這一叫停令卻引發很多網友的反對。
據昨日新浪網的掛網調查顯示,截至記者發稿時,3836人參與網絡投票,82.1%的受訪者表示支持這種全日制的私塾教育方式;只有10.3%的人反對;7.6%的人持保留意見。
支持派:傳統教育體制存在弊端
參與投票的網友中,四川的家長接近10%。市民林女士認為,在目前社會需求越來越多元化的環境下,我們應該寬容一些,容許一些差異化的教育方式存在。
而大學教授陳先生則認為,判斷教育成功不成功,首先要看的是它的效果和結果。“如果這些孩子升入初中后,在道德修養、個性化、創造性等方面確實表現出與別的孩子截然不同的素質,我們有理由為這樣一種探索鼓與呼。”
同時,他也指出,21世紀的中國與幾百年前乃至更久遠的私塾時代,畢竟存在巨大的差異。要想使這場試驗走得更遠,就必須融入包括孩子物質生活、交往心理、接受心理以及現實文化背景等在內的新的時代內涵。
反對派:家長不應拿孩子做試驗
同樣也是工程師出身的雷先生卻認為,私塾里那些孩子的家長太冒險,“教育不應與現代社會脫節,父母不應把孩子當成自己的試驗品”。雷先生說,對處于義務教育適齡階段的未成年人的義務教育內容,只有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才有權力確定,父母們是無權擅自要求自己的孩子學習某些方面的內容而不學習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內容。
還未當家長的大學生高敏用了一個故事來對私塾表示反對:“莊子講過一個故事,有年輕人想學‘屠龍術’,花費了千兩黃金,耗費三年光陰,最后落得個‘技成而無所用其巧’的結果。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類似的‘屠龍人士’,他們自以為高超的本領實際上只是非常不切實際的花招。”
高敏認為,“讀經教育”只能作為現代教育的一個有機環節、一個有益補充,把經典裝扮成“屠龍之術”,除了誤人子弟外,沒有其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