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殷實的年輕人正在掌控越來越多的財富。記者從多家銀行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銀行貴賓理財廳中“富二代”的身影占了近三成。
推薦閱讀:
全球十大最年輕富豪 中國“富二代”上榜(組圖)
目前多家銀行設有貴賓理財廳、私人銀行,門檻從50萬到500萬元不等,招商銀行(600036)、中信銀行(601998)、光大銀行、浦發銀行(600000)等多家銀行貴賓廳負責人介紹,銀行貴賓廳不時出現低調“富二代”,大約占據近三成。他們名下有百萬以上的資產,或親自打理、或家長幫著打理。
中信銀行(行情,資訊,評論)武漢分行理財師鄧東介紹,不少“富二代”與社會上傳言的富二代絕不一樣,比較低調、踏實。其中一個20多歲的富二代父親身家數千萬元,其父帶他來開了個500萬元的賬戶,然后再沒見到“富二代”的身影。
鄧東介紹,富二代和其父輩理財理念不一樣,“富二代基本上是80后,他們的父輩辦理什么業務都要到銀行網點,刮風下雨都要到銀行和理財師面對面地辦理業務,而富二代不同,他們理財觀念強,愛上各種網站了解理財信息,在自己有了初步意見的情況下,一般二個月左右來銀行一次,一次性辦理多筆業務,習慣用網銀來辦理各種業務。富二代大多愛選擇基金定投來平滑風險,并約束自己定期投資。”
劉佳稱,這群年輕富人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投資面廣,但投資理財知識有限。“他們對包括股票、基金、信托、國債、黃金、收藏、外匯、期貨等幾乎所有短中長期投資理財產品都有所偏好。但同時對這些投資領域也缺乏足夠的認知,大多需要專家建議。”
80后富二代的生財之道也是很獨特的。鄧東介紹,他有一位富二代客戶是80后,在國外玩的時候花6萬元買回了一個限量版的女士包,經過一段時間之后,這款限量版的皮包價格倍增,最后她又以12萬元賣給了圈中的一位熟人。
另有一位80后富二代,到英國留學后,除第一年學費和生活費是父母提供之外,以后幾年的學費都是他自己賺的。他開化妝品和服裝網店,自己在國外負責買,國內的同學負責賣,賺了近百萬元后,家里又資助了一些,他又在英國買了公寓租給國內留學生賺錢。
多位銀行理財師介紹,富二代都比較注重相同身份人群的圈子打造。凡銀行有活動,富二代參與都很積極,和父母合作伙伴的孩子來往也較多。他們常聚集在一起,但并不是吃吃喝喝,而是尋找、聯絡更大的合作可能及線索。在他們看來,圈子也是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