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曲買了一輛“沃爾沃”,用賣稀土掙的錢。3年前,小曲還是贛南信豐縣安西鎮的小混混,因為倒騰稀土,幾乎一夜暴富。
可最近小曲“栽”了,他在村里收購來的7噸稀土礦被查收了,“損失300多萬元”。小曲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如果你能找到縣長,幫我把貨撈出來,我給你一半,而且現金支付。”
小曲說,現在稀土價格回落,跌到20多萬元一噸。現在是最好掙錢的時候,收到貨就存起來。價格漲上去再賣掉,肯定掙錢。
稀土價格暴漲
“稀土是寶貴的戰略資源,稀土的應用價值、尤其是在高新技術和軍事領域的應用價值極高;中國稀土以占世界30%多的儲量,提供了世界95%以上的產量;中國稀土被大量廉價出口;國外的稀土資源不開發卻囤積了大量的中國稀土;稀土生產加工會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這些就是所謂的稀土問題”,江西理工大學兩位教授向省委提交的一份報告中這樣寫道。
早在2000年“稀土問題”就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控制稀土的政策措施,但成效不大。2010年,隨著商務部對稀土出口配額的大幅度減少,圍繞著稀土的有關問題集中爆發了。
江西贛州市素有“稀土王國”之稱,所擁有的稀土資源是世界上戰略價值最高、最為稀缺的南方中、重離子型稀土。
2011年,江西贛州市出臺了《關于下達2011年全市鎢、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提出7項措施落實國家年初下達的開采計劃指標。《通知》明確要求贛縣、信豐縣原則停產,加上此前已經停產的寧都縣,贛州3大稀土礦產區已經全面停產。
伴隨著國家對稀土礦開采越來越嚴厲的控制,贛州市稀土價格開始暴漲,從每噸幾萬元暴漲到幾十萬元一噸,最高時達到了42萬元一噸;許多稀土產品的價格也迅速飆升。大宗商品數據平臺生意社今年9月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從年初到8月底,部分稀土產品的漲幅已超過700%。在巨大利潤驅使下,稀土礦私采量暴增。
政府出招卻禁而不絕
信豐縣的稀土礦被要求全面停產。而媒體對稀土礦私采盜采濫挖現象的報道一直沒有停息過。信豐縣副縣長何國杰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我分管的工作很多,工業、城建、開放型經濟,礦管只是一小部分,但現在集中精力抓它。”為打擊稀土礦非法開采,信豐縣絞盡腦汁。
信豐縣稀土礦整治辦法可以總結為“路上堵,山上掃,重點抓”:在通往主要礦區公路上設卡,以堵住原材料(硫銨、草酸等)上山、原礦下山;對稀土礦區內的每一個山頭“日夜不間斷”地巡查和地毯式地清理;集中突破重點案件,起示范作用。
“縣政府專門印發了《信豐縣人民政府關于嚴厲打擊非法開采稀土行為的通知》,在16個鄉鎮的村組、重點礦區張貼,貼了1000多份,發放舉報卡600多張”何國杰說,一方面加大舉報獎勵并嚴格兌現,對舉報無證運輸稀土原礦經查實者獎勵2萬元每噸;另一方面對非法私采濫挖者加大懲罰,要“罰到他承受不了,血本無歸,至少讓他干了也白干”。
何國杰說,縣里即將出臺最為嚴厲的追究責任人辦法,“這個辦法管用,從縣到鎮和村,層層落實責任,如果監督落實不到位,就追究責任人。”
在嚴厲的打擊下,信豐縣稀土的私采和地下銷售有所收斂。在信豐縣安西鎮,中國青年報記者假裝成來當地收購稀土的買主,一名曾多次參與稀土原礦買賣的小伙子勸告我們:“你們回去吧,現在礦山上到處是便衣,你們找不到礦,當地人也不敢把礦賣給你們。”
因買賣稀土原礦而暴富的小曲,也被人舉報,手上的7噸稀土礦被查收,“今年一年都白干了”,小曲覺得自己夠倒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