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品牌服裝價格漲得兇猛
業內稱商家定價策略是主因
“內地品牌的服裝價格漲得兇,都快趕上國際一線品牌了。”國慶假期過半,各大商場使出渾身解數促銷,但顧客對服裝價格過高的抱怨聲并不少。
到底是什么推高了國內品牌的服裝價格呢?很多銷售人員都會告訴你說:“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都上漲。”但這只是表面現象,有百貨公司的負責人透露:服裝成本價最多只占標價的30%。國內品牌服裝價格漲得兇還有其他原因。 記者林曉麗

現象掃描
服裝年年在漲價
今秋又貴兩三成
昨日,廣州多家商場的秋冬裝銷售區顧客盈門。據不完全統計,4天來,近十家主力商家的秋冬裝銷售同比增幅超過30%。
向記者感嘆服裝價格太高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市民張瑾說,某標稱韓國的品牌,今年一款長款大衣標價3980元,而去年類似的款式才3000元出頭,漲得很夸張。
“想買雙秋季單鞋,但一看價格牌,大部分都是標價1000元以上。記得前年買了一雙單鞋,700多元,我都要等到打五折的時候才舍得出手。” 李小姐抱怨說,“漲得這么厲害,不打五折我是不會出手的。”
記者調查發現,以前商場里普通品牌的衣服基本還是以三位數為主,現在隨手拎起一件毫不起眼的薄羊毛衣,標價在千元以上的并不少見。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一季的秋冬裝平均比去年同期上漲了20%左右。“這幾年鞋類、男裝、童裝價格差不多翻番,女裝的漲幅也在60%左右。”
經常到香港購物的陳先生對此很驚詫,他說,內地品牌的服裝漲得兇,都接近國際高端品牌在歐美的價格了。“在廣州,標價上千元的男士襯衣比比皆是,但是國際一線品牌BURBERRY(巴寶莉)的襯衣在香港也是差不多的價格,真是莫名其妙。”
原因剖析
披上“洋外衣”
馬上身價倍增
究竟是哪些原因助推衣服鞋類價格暴漲?是原材料采購?用工成本?成品定價?
記者采訪了多名業內人士,他們一致認同,這幾年,服裝成本確實大幅上漲。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名服裝廠老板告訴記者,近兩三年來,服裝企業的用工成本、原材料成本,兩者疊加漲了40%以上。不過,也有知名百貨公司總經理向記者透露,服裝的成本價撐死占標價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