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9日電 題:中國對沃爾瑪等企業違法行為當零容忍
中新社記者 劉長忠
世界知名大型零售跨國企業沃爾瑪,在重慶又將普通豬肉冒充綠色食品豬肉銷售,28日重慶市工商局繼查出沃爾瑪3家門店涉嫌用普通豬肉冒充綠色食品豬肉銷售后,再查出沃爾瑪其他7家門店及其正在收購的2家好又多超市亦存在同樣的違法行為,59049公斤普通豬肉被冒充為綠色食品豬肉銷售給了消費者。重慶市工商分局向沃爾瑪10家在渝門店發出《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
重慶沃爾瑪店出售假冒綠色豬肉,僅今年1到8月就被罰了8次。資料顯示,沃爾瑪5年間因屢次違法被處罰了20次,平均每個月處罰一回。
中國消費者協會有關負責人29日在此間表示,沃爾瑪將普通豬肉冒充綠色豬肉出售,利用自身品牌、信息等優勢,隱瞞事實真相,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違反誠實守信基本原則,違法了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而在中國政府以及全社會極大關注食品安全問題之時,沃爾瑪頂風違法經營,涉嫌欺詐,是目無中國有關法律,對中國人民的不尊重。
沃爾瑪銷售冒充綠色食品豬肉緣何反復發生且屢教不改呢?
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部主任邱建國29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環境改變企業的決策和行為,在美國不敢違法的沃爾瑪之所以敢在中國三番五次欺詐經營,屢教不改,就是因為中國有關部門對其失信行為容忍度太高。企業的違法成本太低。
他說,重慶市沃爾瑪銷售用普通豬肉冒充綠色食品豬肉,這種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為,應當以涉嫌欺詐論處。這說明沃爾瑪在誠信方面存在嚴重的問題。沃爾瑪反復出現此類虛假宣傳、欺詐消費者事件,也表明其前期違法行為整改不夠徹底。
他說,沃爾瑪的理念同時也是眾多零售企業的理念是,為消費者省錢,而此虛假標示卻是讓消費者多花錢,顯然違反了企業的經營理念。
他分析稱,在經濟效益和社會責任權衡上,沃爾瑪經營管理流程上存在問題,每個門店有考核指標,為了完成指標而不惜損害消費者合法利益。如果將消費者的利益作為一項硬性指標進行考核,就不會發生這種事件。此事件,沃爾瑪聲譽定會重創,此當為沃爾瑪敲響警鐘。
另一方面,有關部門對虛假宣傳但不構成人身傷害的違法行為,無嚴厲處罰措施,才會有不良企業受利益驅動,出現一而再,再而三的虛假欺詐事件的發生。中國有關部門應當對包括沃爾瑪在內的一切涉嫌欺詐違法行為采取零容忍態度,依法查處,大幅度提高經營企業的違法成本。
專家建議,推進企業誠信建設,需要全社會參與和廣大消費者參與,對舉報屬實者重獎,形成全社會參與監督的良好氛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