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市場信息要及時發布,產業組織化程度亟待提高,種植要增加計劃性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大蒜收獲已經兩個多月,全國層面上,至今沒有哪個部門對今年的大蒜種植面積、產量等信息予以統計和披露。這導致了蒜農蒜商對市場的分析判斷沒有依據,面對市場變化無所適從。采訪中,金鄉縣蒜農及相關主管部門對此都表示不解和不滿。
“大家都說今年蒜多,但至今仍然沒有權威數字。說多,是相對于去年嚴重供不應求的局面來說。按正常的需求量,我感覺價格不至于這么低。”周生穩說。
中國大蒜商會副會長、華光集團董事長李敬峰介紹說,國外大蒜的進口量基本上是平穩的,每年以5%到10%的速度在增加,國內的銷量也是以5%到10%的速度在增加。按一般測算,金鄉和周邊縣冷庫儲存130萬噸左右是供求平衡的。目前由于沒有權威的統計數據,至今不好估算大蒜供求情況。
蒜價如此大起大落,種植戶和經銷商都被搞得暈頭轉向。大蒜產業如何告別暴漲暴跌,實現健康發展?
金鄉縣商務局副局長周保華說,國家應有專門的機構負責綜合各部門的信息,統計大蒜等農作物種植、產量等方面的詳細信息,及時向社會發布,這樣才能有效杜絕虛假信息泛濫,游資投機炒作。否則,蒜農蒜商就只能盲目跟風,市場暴漲暴跌現象就難以避免。
山東省社科院省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秦慶武對記者說:“農戶小規模經營,分散決策,供需脫節,風險很大。價格低時,可能血本無歸;價格高時,又被精明的中間商提前收購,自己獲益不多。政府要盡量為農民提供準確的市場供求信息,對市場趨勢進行前瞻性分析,關鍵是一定要讓這些信息進村入戶。”
秦慶武強調,應提高農民的組織化水平,引導扶持發展專業協會、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等中介服務組織,為蒜農和蒜商的生產經營服好務。同時要提高產業化水平,發展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訂單生產。
針對農產品價格大起大落的周期性怪圈和日益頻發的價賤傷農,中國人民大學產業經濟學教授馬龍龍建議,應該充分發揮政府主管部門和中介組織的作用,采取登記種植等方法,增加生產環節的計劃性。“由于目前我國很多農產品還是以農戶分散種植為主,因此有必要在現有的市場經濟中摻點‘計劃’。如果單純依靠農戶根據即期價格分散決策來年種什么,最終受傷最深的還是他們。”
首屆中國大蒜年會金鄉召開(延伸閱讀)
本報電 (曾子祥、韓洪波、王建通) 2011(首屆)中國大蒜年會暨金鄉有機大蒜推介會近日在山東金鄉縣召開,來自中國農業大學以及巴西、美國、德國、丹麥等國的專家、企業家,就大蒜(有機)產業發展趨勢與食品安全、大蒜深加工產品市場分析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探討。
會上,金鄉縣大蒜企業與來自美國、巴西、德國、日本、巴基斯坦等50多家國內外客商簽訂了大蒜及有機大蒜銷售合作協議。
據了解,作為中國大蒜之鄉,金鄉縣常年種植大蒜60萬畝,2010年大蒜創匯4億多美元,大蒜出口量占全國的70%以上,成為全球大蒜種植加工中心、流通出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 記者 劉成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