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 彌補“三包”條款不足
中國電子(行情,資訊,評論)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家電產品安全問題直接影響著消費者人身安全,大部分問題僅憑現有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或三包條款根本不能解決。陸刃波表示,此前,相關部門之間監管責任制不清晰也是缺陷家電產品召回制度難建立的原因之一,但此次“召回制度”的確立明確了由國家質檢總局擔當監管部門,同時對違規企業提出處罰、警告等監管措施,將在一定程度上為國內家電產品生產企業敲響質量警鐘,同時在消費者維權時做到有法可依。
爭議 3萬元罰款太少?
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系副主任吳景明認為,行政處罰最高3萬對于家電生產企業來說違法成本太低,應該加大處罰力度,同時如對消費者構成欺詐的應該執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進行加倍處罰。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草案中雖然對違規企業罰款限定在3萬元以下,但罰款的數額并不是重點,“如果有哪個企業因為違法召回條例而被罰款,那損失的就是企業信譽度,這對一個企業的影響遠遠高于3萬元。”因此,罰款多少僅僅是監管的一種方式,召回條例本身將促進家電生產企業保證產品質量。
背景:家電召回呼聲已久
據了解,2004年,我國第一部有關缺陷產品的召回法規《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開始施行。此后,《兒童玩具召回管理規定》、《食品召回管理規定》、《藥品召回管理辦法》也相繼出臺。這些召回法規的出臺,在保護消費者利益方面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但“缺陷家電產品”的召回制度卻遲遲未見出臺,隨著家電產品一些普遍性問題不斷出現,業界關于出臺家電召回制度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廠商反應
若被令召回將重創品牌
創維品牌推廣部副總經理沈鍵表示,很早之前就聽到我國將出臺家電召回制度的傳聞,但對于具體出臺時間業內都處于猜測狀態。“召回條例對我們企業來說是一件好事。”沈鍵表示,家電召回作為產品的一種延伸,使企業進一步加強產品質量監管,促進家電企業自身進步,使家電生產企業達到良性發展的目的。
美的中國營銷總部副總裁王金亮告訴記者,目前還沒有看到具體召回草案的細則,但就召回制度本身而言無論對企業,還是消費者都是有利的。他表示,一旦有哪個企業生產的產品被責令召回,那對公司品牌的影響都很大。因此,家電召回制度的實施將對企業起到監督、監管作用,同時對消費者是一種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