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這是去年廉江家電出口的增長數字,這是一個令人驚嘆的數字:眾所周知,去年正是全球金融危機肆虐的時期,我國很多出口企業都受到了嚴重沖擊,訂單大幅下降。廉江的家電業是靠什么實現了正常年份都很難實現的出口創匯翻倍的呢?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開拓新興市場、技術創新、提升品牌等是廉江家電業實現逆勢突圍的幾大法寶。
開拓市場:
進軍東盟賺個盆滿缽滿
廉江家電業素以電飯鍋名揚天下,生產企業達500多家,生產的電飯鍋配件占全國七成,成品占全國三成,享有“廉江電飯鍋煮天下飯”、“中國電飯鍋之鄉”的美譽。然而在金融危機以前,廉江電飯鍋以內銷為主,出口較少。
早在幾年前,廉江從政府部門到家電生產企業就開始謀劃開拓外銷市場,沒想到2008年下半年,正當拓展外銷的計劃穩步推進的時候,國際金融危機卻突然爆發,國際市場驟然萎縮,傳統的出口企業都受到嚴重沖擊,廉江電飯鍋這個外銷市場上的新手該怎么辦?要不要暫停外銷計劃?廉江人不僅沒有停下腳步,反而在風暴中嗅到了一絲商機。
廉江市多位政府官員和家電企業老總為記者分析:金融危機對傳統出口企業是噩夢,對廉江這個新手反而真正是“危中有機”。首先,廉江將家電外銷的突破口確定為東盟,不僅距離近,物流成本低,而且東盟相對歐美市場“受災”較小,同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對出口極為有利;其次,面對危機,各級政府對出口企業在出口退稅等各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廉江家電業獲得了比平時更有利的外銷條件;第三,電飯鍋屬于生活必需品,其市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較小;第四,危機的到來讓原本以出口為主的企業元氣大傷,而原本以內銷為主的廉江家電業就可以在競爭中處于更有利的地位。
廉江家電業認識到危中有機,也充分抓住了這個機會。而成果之豐碩也許是他們自己也沒有想到的。據統計,去年廉江市小家電生產企業全年出口創匯2200多萬美元,同比增長135%,主要是銷往東盟,成為中國—東盟貿易發展的大贏家。
技術創新:
產品就要和別人不一樣
廣東華強電器公司是廉江電飯鍋生產企業中較大型的一家,也是去年外銷增長較快的企業。金融危機前,該公司外銷僅占產量的10%,目前已占到近30%。談起公司經營的訣竅,總經理陸錫平強調:“我們就是要通過技術創新,讓自己的產品和別人不一樣。”
陸錫平對記者說:“你想想,僅廉江就有幾百家電飯鍋企業,如果你的產品和別人都一樣,外商憑什么買你的?最后就只能拼價格,把自己累死還賺不到錢。”
華強電器公司不拼價格,而是力圖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競爭力。該公司將每年利潤的10%—15%投入到科技研發中,目前已申請了4項發明專利。
陸錫平介紹,公司對科技的高投入絕對值得,因為獲得的回報也高。沒有自己專利技術的企業生產一個電飯鍋只能掙兩三元,而華強電器生產一個電飯鍋可以掙10—15元。去年4月,華強電器研制成功一種無開關電飯鍋,成為該公司安然度過危機和開拓外銷市場的利器。“因為我申請了專利,除了在我這兒,別的地方買不到。”陸錫平自豪地說。珠三角有一家著名的電器企業想買下這項技術,被陸錫平拒絕了,華強電器實現了通過不斷的技術革新讓自己變得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