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是家電產品消費大省,廢舊家電回收利用早已展開,但卻存在方方面面的困難。有關人士指出,我省至今沒有形成規范的廢舊家電回收體系。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對我省的家電回收利用企業進行摸底,準備重點抽查。家電回收這一行業面臨重新洗牌的格局。
省經貿委此前對我省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情況的調查分析顯示,按照家電的一般使用壽命8至15 年測算,我省列入“以舊換新”試點的五類家電產品每年需要淘汰近500萬臺。其中,電視機200萬臺左右,電冰箱65萬臺,洗衣機90萬臺,空調67萬臺,電腦70萬臺。這些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中含有鉛、鎘、汞等有毒有害物質,處理不當會對大氣、土壤和水產生嚴重的污染。
省經貿委循環經濟與清潔生產處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我省至今沒有形成規范的廢舊家電回收體系。目前的回收途徑主要由五部分組成:一是走街串巷的社會收購人員上門回收;二是居民家庭和機關企事業單位直接交售給舊貨市場;三是家電銷售企業以舊換新回收;四是家電維修網點對居民送修的老舊型號或報廢產品折價回收;五是搬家公司、配送中心等利用自身便利條件兼職回收。據預測,通過社會收購人員回收的數量約占總回收量的90% 以上,而小件廢舊電子電器(MP3/MP4、舊手機、相機等)一般被直接扔入垃圾箱。
省環保局污控處負責人介紹說,目前,我省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企業有80多個,但不少并不具備經營資質的企業打著回收的旗號非法對廢舊電子產品進行拆解利用。一些小作坊沒有專門的處理裝置,防范措施不夠,嚴重污染環境,但有時對環境的影響需三五年后才能看出來。目前,國家環保部剛剛召開了分別由生產單位、利用單位、管理部門參加的三次會議,下一步會對家電回收出臺具體的實施政策。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對我省的家電回收利用企業進行摸底,準備重點抽查。
“我們正等待國家補貼政策出臺,不然沒法生存。”作為我省最大的廢舊物品回收利用企業,青島新天地靜脈產業園的總工程師高旭光說,該產業園的設計能力是年處理60萬臺廢舊家電,但兩年多的時間只處理了20萬臺,一直處于“吃不飽”的局面。“原因很簡單,我們是在確保環境無害化基礎上的資源利用,一套設備就要幾千萬元,成本非常高。比如對線路板的處理,不正規企業只把其中約10%的銅回收,其他作為廢棄物扔掉或燒掉,嚴重污染環境,而我們還需要處理其他約90%的廢棄物。”
二手產品與新產品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價格,但在財政補貼10% 的情況下,新產品的實際購買價格進一步降低,會促使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將目光從二手產品轉向新產品 。記者通過對省城家電舊貨交易市場的走訪調查發現,看似簡單的家電回收背后,一個相當龐大的產業鏈條或許都會受到"以舊換新"政策的沖擊。
濟南收舊隊伍不下3萬人
21日下午,在濟南十畝園社區門口,從事家電回收生意的老劉正忙著招呼前來詢價的客人。一輛電動三輪摩托就是他的攤位,冰箱、彩電、洗衣機、空調、電腦等都在他的回收范圍內。老劉告訴記者,在大金莊舊貨回收中心,他還有一個固定攤位,回收來的家電經過簡單分類、估價之后,還能繼續使用的就直接放在那兒銷售了。
在省城家電回收的一線隊伍中,像老劉這樣兼有固定攤位的并不多,更多的人只是負責簡單的上門回收,然后再把回收來的舊家電轉手賣給一些舊貨市場。
有業內人士估算,濟南的廢舊家電回收產業鏈條養活了不下3萬人,其中既有流動的小商小販,也有專業的收舊公司、二手市場,從業人員堪稱龐大。
二手家電蘊含驚人利潤
“家電的組成成分其實很簡單,基本上就是塑料和金屬兩種。實在沒用的家電就會按照這兩大類拆分開來,分別賣給塑料廠和金屬加工廠。”從事收舊業務的馬先生告訴記者。
在姚家莊舊貨市場,馬先生的二手家電銷售點雖然面積很小,但他的收舊公司卻有100多人,能提供從產品回收、估價,到分類、處理,再到銷售、安裝、售后等一條龍服務。
盡管經營的是已經用過的“二手貨”,但低廉的價格卻為這些舊家電提供了生存空間。記者了解到,濟南的二手家電市場一直以來都頗為興盛,僅馬先生的收舊公司一年下來利潤就高達上百萬元。
一臺21英寸彩色電視機要價僅200元,新品售價1800多元的冰柜在這里僅售千元……不過,在看似價格低廉的二手家電背后,其利潤十分驚人。
“應該說,空調的利潤空間是最大的,賣一臺能賺幾百元。一臺冰箱也就賺七八十元吧,彩電就更低了,一臺也就20元錢的利潤。”馬先生說。
電子產品報廢或迎高峰期
家電“以舊換新”就能獲得一定數額的補貼,事實上,一紙“補貼令”不僅拉開了中國家電消費升級的大幕,與之相伴而生的或許還有另外一件“副產品”,即中國電子產品報廢的高峰期。
“在10% 的補貼刺激下,很多家庭可能就會因此把家電升級提前。原本可能打算用夠10年才購買新的替代品,現在可能還不到5年就更新換代了。”在省城某家電賣場負責市場銷售的小孫說。
更多家電將被提前淘汰或進入二手市場,這是否也意味著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對于廢舊家電回收市場也是一大利好?
“當然不是。恰恰相反,以舊換新肯定會直接沖擊二手市場的生意。”馬先生告訴記者,二手家電除了銷往村鎮外,城里也有不少市場,租房戶、新開張的小公司小飯店以及一些用作短期使用的建筑工地、工廠等等,這些人之所以會青睞二手家電,主要就是圖便宜,能節省資金。而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出臺以后,等于說是直接降低了消費者購買新家電的成本,新產品比以前更便宜了。“二手市場與商場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價格,新貨更便宜了,舊貨還能好賣嗎?”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