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鄭州市工商局公布了對部分品牌保暖內衣的抽檢結果,抽檢的15個批次的樣品中,只有3個批次合格,總體合格率僅為20%。
此次保暖內衣的抽檢地點為鄭州市大學路的一家商場,共抽取了11個廠家生產的10個品牌的服裝樣品,涉及15個批次。檢測項目分為四大項:甲醛、pH值、色牢度和纖維含量。
檢測結果顯示,有3個批次的樣品pH值不合格,有兩個批次的樣品色牢度不合格,有9個批次的樣品纖維含量不合格。
纖維含量是存在問題最多的檢測項目。目前流通領域的保暖內衣品牌繁多,不少產品標簽上稱內衣中含有羊毛、棉、木代爾、氨綸等成分,但此次抽檢發現有6個批次的樣品未檢測出標簽中所稱的“羊毛成分”含量,1個批次的樣品中羊毛含量未達到標簽標注的標準數值。“抽檢樣品的甲醛檢測項目100%合格,這在我們抽檢中還是第一次。”鄭州市工商局消保處負責人說,“甲醛、pH值和色牢度是服裝產品的常規檢測項目,前幾年我們抽檢時經常能發現這3項不合格,這兩年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大,這些項目的檢測合格率大大提高了。”不過,鄭州市工商局的工作人員認為,這其中不排除此次的檢測樣品多為較正規的廠家所產等因素。(朱國艷 通訊員 丁沛 趙正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