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正式批準實施 《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以下簡稱 《規劃》)。根據《規劃》,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的戰略定位是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中心、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該《規劃》在提升長三角地區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同時,也有效提升了樓市需求,極大地拓展了未來長三角區域房地產行業發展的空間。
通過對《規劃》中確定的八個方面的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進行詳細分析后,上海世聯地產總經理袁鴻昌認為,《規劃》的實施將在以下幾方面對長三角樓市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形成世界級城市群
城鎮化的加速將直接擴大區域房地產市場需求。滬寧、滬杭沿線城鎮功能的重點優化,沿長江、沿杭州灣城鎮的加快發展,沿海和寧湖(湖州)杭沿線城鎮規模的擴大,將逐步形成以一級中心城市上海為核心,以南京、杭州、蘇州、無錫、寧波等副中心城市為支撐的世界級城市群和城鎮體系。這將極大地促進區域內城市原有的房地產市場需求,并將吸引更多的城市間及區域外的居住與投資需求。
區域交通的整體規劃與建設,將極大提升物業價值。在區域交通的整體規劃布局及建設方面,滬寧、滬杭、杭甬(寧波)、沿長江、沿海和寧湖(湖州)杭6大重點區域內城際交通通道的加快建設以及綜合運輸樞紐的建設,在優化區域內交通條件的同時,也將極大地提升區域內物業的自用與投資價值。
房產需求持續增長
部分地區嚴格的土地利用政策將帶來顯著的土地增值。滬寧杭沿線的土地價值將因為實施最嚴格的基本農田保護與生態功能區保護而得到大幅提升;沿太湖地區土地開發強度的控制,將使得高強度的房地產開發變得不太現實。因此,土地的相對稀缺及開發強度的控制,將使區域內土地價值穩定上升。
產業布局的調整與優化,將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帶動人口流動,擴大樓市需求。石化、鋼鐵、電子信息產業等戰略產業,制造業、紡織輕工和旅游業等傳統優勢支柱產業,金融、航運等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和生物醫藥、新型材料等新型產業在區域內的重新布局與調整,將為相對欠發達城市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為相對發達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強大后勁與動力。更為重要的是,區域內人口與勞動力將隨之大幅轉移與流動。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與人口的規模化流動,必然帶來房地產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
總體來看,《規劃》的實施將為“一核六帶”,即發展核心上海,滬寧滬杭沿線發展帶、沿江發展帶、沿杭州灣發展帶、沿海發展帶、寧湖杭發展帶和沿太湖生態服務帶各城鎮樓市發展提供極大的需求空間。同時,也將有效帶動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和寧波等各級中心城市樓市需求的全面升級。《規劃》的實施,將為區域樓市的長期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和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