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車險費率浮動方案的征求意見稿上周公布。截至10月25日,北京保監局和北京保險行業協會共接收到44份電子郵件和1份傳真表達觀點。而這個數字顯然與北京車主的實際數量十分不匹配。目前,北京地區購買了交強險的車輛超過380萬輛,購買了商業車險的機動車約280萬輛。昨天,在北京地區商業車險費率浮動方案征求意見專家座談會上,車險費率統一算法是否會導致保險行業性價格壟斷的質疑浮出。
商業車險費率要不要與理賠次數掛鉤浮動?費率浮動是否應該同時與理賠金額以及酒后駕車等交通違法行為掛鉤?如何保證費率浮動執行起來“不走樣”?
對外經貿大學于海純副教授昨天提出,行業協會組織推動的車險費率浮動方案推行下去后,便會形成車險價格統一,從而形成一些新問題,比如構成價格壟斷。“假如形成價格壟斷成立,以行業協會來推行的這種方式可能會引發爭議。”
北京保險行業協會產險部主任李楓對此解釋說,確定浮動系數并非是要統一車險價格,各公司都有各自的基準費率,結合浮動系數之后,最終各公司的價格是不一樣的。費率浮動是為了合理配備保險資源,讓大部分車主享受實惠,使得大部分車主的保費低于目前。如果機動車商業保險費率浮動方案獲得通過,將實現的是高風險車輛高費率,低風險車輛低費率。
索賠金額不掛鉤是否合理
首都經貿大學庹國柱教授則表達了多位車主相同的疑惑:“索賠次數不和索賠金額結合起來考察,是否有不盡合理的地方?”他舉例說,有人索賠4次共花了2000元,但有人索賠一次就花了5萬。按照費率浮動方案,索賠一次的車主下一年度只需交納正常保費,而索賠4次的車主,卻要比標準保費多交400 元。此外,浮動方案在執行時是否會走樣?比如車商會告誡兩次出險的車主,提前買下一年保險,再拿今年的保單去修車,如此一來就可以規避費率上漲。
征求意見對象是否過窄
于海純同時指出:“車主反應不踴躍,是否說明征求意見的面還是過窄?”北京保監局副局長劉躍林昨天表示,此次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征求意見的時間截至11月22日,北京保監局、北京保險行業協會在此期間還將組織企事業單位車主、私家車主代表等分別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市場各方面的真實意見和建議,依此不斷修改完善費率浮動方案,直到方案成熟再向社會正式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