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號樓603戶的業主正在向樓內鄰居訴說自己房子漏水的情況,其中一處長期漏水導致墻皮掉落。 本報記者朱嘉磊攝
“樓房外表真是美,十戶九戶都漏水,樓上洗澡樓下流,管事總是慢悠悠,掙了錢的心里美,百姓回遷真后悔。”近日,這首名為《屋漏漏》的順口溜,在廣渠門外南街危改小區——廣渠家園流傳甚廣。
昨天,記者探訪崇文區廣渠家園11號樓、16號樓、23號樓、24號樓四棟回遷房,發現均存在漏水情況。物業工作人員稱,“不包括入住前修的,據不完全統計,有三五百戶漏水”。該小區施工方負責人稱,廣渠家園存在“房屋質量缺陷”,漏水原因可能是搶工期交叉施工。
回遷房漏水
年過七旬的馬女士先給記者背了一遍《屋漏漏》順口溜,隨后說,“半年來,我都愁出病來了”。
馬女士住在廣渠家園11號樓頂層2810室,是廣渠門外南街危改小區的一名回遷戶。今年2月份入住以來,“每天都看天氣預報,外面下雨,家里就得接著。”
半年來,馬女士一家已經被屋頂漏水弄得疲憊不堪。每次下雨固定漏水的情況就有8處,分布在客廳、臥室和廚房。
韓先生今年2月入住廣渠家園23號樓6層,雖然不是頂層但韓先生一家也遭遇了“屋漏漏”。“我家漏水比較嚴重時的景象就像‘水簾洞’”,韓先生稱,開始入住時,漏水情況不嚴重,今年5月份,每當樓上洗澡用水,屋頂就漏水,已經持續了幾個月。
與上述兩位業主有相同經歷的小區居民不在少數。廣渠家園有四棟回遷樓房,分別為11號、16號、23號、24號。昨天中午,記者隨機走訪其中十戶有人在家的居民,其中有6戶居民家中有不同程度的漏水情況。
廣渠門外南里社區居委會主任白女士稱,今年5月份后,居委會陸續接到很多居民反映房屋漏水問題,十一之后比較集中。目前,已經將問題反映給崇文區東花市街道辦事處,進行入戶拍照,同時正與開發商和施工單位協調解決方案。
崇文區東花市街道辦事處副書記陳先生稱,廣渠家園是崇文區政府2006年的重點危改項目。原來,這里是一個破舊不堪的地方,拆遷過程比較順利,去年12月份到今年6月份,絕大多數居民都入住了。但是在陸續回遷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居民家中確實存在漏水的情況。街道辦事處為此牽頭,開過協調會,責成施工方將居民房屋及時維修。
漏水房屋數字不一
廣渠家園小區居民反映,半年來已陸續有千余戶居民家中出現漏水情況。居委會白主任提供數據稱,危改小區共2196套房,因為具體維修事宜由物業操作,因此“根據物業報過來的數字為200多戶”。
物業公司一名工作人員稱,提供給居委會的單子上記錄是不全的,單子上僅僅是比較嚴重的。“絕對漏水的就有223戶”,該工作人員稱,其中這個統計是有“串漏”的,意思是,“比如12層-15層都漏,我們就統計算一戶”。
該物業人員稱,目前出現集中爆發的現象,“一是現在問題確實多,主要是維修不及時。維修人員只有周末來,前期做得比較好,但是現在比較疲沓。” 物業經理陳先生稱,據不完全統計有幾百戶,具體的還沒有統計完。陳先生補充說,“差不多三五百戶,其中不包括原來維修了但沒有記錄的。”
陳先生認為,現在業主住進來,不好維修。以前沒住進來時,開門就修了,沒有進行記錄。
陳先生無奈地說,因為這個漏水問題給物業造成了很多麻煩,目前,物業只能協調開發商、施工方來維修。
開發商北京鑫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陽地產)回遷部負責人袁先生則稱,“漏水問題涉及不足百戶”。
疑因交叉施工致漏
鑫陽地產回遷部負責人袁先生稱,該項目涉及兩個施工單位,11號樓為北京市城建二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其余三棟為中國新興保信建設總公司四公司(以下簡稱“新興保信”)。
袁先生稱,房屋是做了防水試驗合格之后才交房的。但是,住戶入住的時候做了裝修和改動,破壞了防水層導致樓上往樓下漏水。
這一說法遭到11號樓馬女士的質疑,她家樓頂上面沒有裝修也漏水。對此,袁先生解釋說,樓頂原則上不允許居民上去,但有的居民養花、養鴿子,這破壞了防水層,開發商沒有強制措施無法避免。
記者跟隨23號樓的韓先生到了6層,居民表示沒有進行過任何改動,但是也存在漏水情況。
袁先生稱,“房屋漏水存在很多原因,是不可避免的,別說回遷房,就是商品房也沒有人敢打保票不漏水。”袁先生不否認施工方面存在一定問題,但作為開發商,只能督促施工方及時維修。
施工方新興保信負責人薛允鳳稱,由于回遷房的工期比較緊,為了讓住戶2009年元旦前搬進來,所以施工過程中進行多項交叉作業,這可能是造成房屋漏水的原因之一。同時,居民不恰當地使用房屋也是漏水的重要原因。薛女士認為,有的居民自己裝修房子破壞了防水層。
這一說法得到監理方北京方恒基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負責人靳女士的認同。靳女士稱,由于答應回遷居民2009年元旦前回到樓上,所以搶工期,幾個部分同時施工。防水層做完了后鋪設管道,一層2毫米的防水層,很容易被破壞,這可能造成漏水。
施工方負責人薛允鳳稱,回遷房“工程有質量缺陷”。靳女士認為,施工方的交叉施工和居民的不當使用,共同導致了房屋漏水。
居民質疑閉水驗收
“如此多的漏水房屋,如何通過驗收?”居民代表馮先生提出了異議。
對此,記者咨詢北京市住建委質量處。工作人員稱,室內防水不在住建委竣工驗收范圍內。防水只是分步分項工程,是由建設單位組織參建各方驗收的,包括施工方、監理方以及設計單位。該工作人員稱,住建委下面設有質量監督站,只能對質量問題進行抽查,或者根據舉報情況進行檢查。
監理方靳女士稱,在鋪管之前,做了一次24小時閉水試驗,沒有漏點,是合格的。“而且防水層是按照設計標準(做的),我們有試驗報告,沒有問題。”
靳女士補充說:“有(些房子)局部做了二次閉水(試驗),全部應該是沒有做。因為第一次閉水沒有問題嘛。”薛女士則稱,全部住戶均做了兩次閉水試驗。記者向開發商、施工方、監理方要求查看驗收報告,遭到拒絕。
靳女士稱,消防正在驗收,其余已經驗收完畢,驗收報告已經通過。薛女士稱,去年12月底就竣工驗收了,驗收報告已上交總公司檔案館,備案不能提供。消防驗收也通過了。驗收報告讓記者通過開發商查看。
開發商稱,驗收報告已經通過,但是施工方驗收報告上繳不在開發商手中,無法提供。
目前,廣渠家園小區居民準備向崇文區住建委質量監督站投訴,弄清“屋漏漏”是質量問題還是居民裝修使用不當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