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濤用借來的20萬元注冊了5000萬元資本的北京伯雅房地產開發公司,并在通州開建本岸小區。然而小區尚未建好,王海濤公司的資金鏈斷裂,致使數百名業主的新房夢"撂荒"(本報曾連續報道)。昨天,記者從通州法院獲悉,法院以虛報注冊資本罪和職務侵占罪對王海濤判處有期徒刑8年,并處罰金239萬元。
1973年出生的王海濤高中文化。2000年10月,他用母親的20萬元和虛假的鋼材發票作為實物出資,取得了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00萬元的公司登記。2002年底,他準備開發房地產,而公司的注冊資本達不到要求,于是又故伎重施,使用虛假的公司盈余2000萬元和虛假利潤2000萬元作為貨幣出資,將公司注冊資本增加至5000萬元。根據伯雅房地產公司開發的本岸小區的購房合同約定,開發商應于2005年7月1日交房。但此后,伯雅公司連續4次告知業主延期交房,交房時間被推到2007年。
2006年底,伯雅公司一名副總"反水"舉報了王海濤的種種問題。2007年1月17日,王海濤被市公安局通州分局監視居住。最終,檢察院以虛報注冊資本罪和職務侵占罪對王海濤提起公訴。當年3月,本岸小區由新開發商接手并復工。
法院審理認為,王海濤無視國法,使用虛假證明文件,欺騙公司登記主管部門,取得公司登記及變更登記,虛報注冊資本數額巨大,其行為構成虛報注冊資本罪。
同時,王海濤利用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的職務便利,將本單位資金非法占為己有,數額巨大,其行為構成職務侵占罪。據此,法院以虛報注冊資本罪和職務侵占罪判處王海濤有期徒刑8年,并處罰金239萬元。
目前,本岸小區已改名為"群芳一園",大部分業主已經收房,與新開發商關于違約金的談判正在進行中。據估計,開發商拖欠的違約金總數已超過5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