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的哈爾濱小伙小孫是幸運的,作為一個來杭州創業僅4年的大學生,今年3月,他終于圓了住房夢——杭州丁橋聯合新苑一套64平方米的公租房。
和新婚妻子在新房里住了半年,小孫感覺杭州的公租房整體環境很不錯,住著也挺舒適,但在一些細節上,跟他理想中還有一些距離。
最讓他頭痛的就是交通出行,每天上班要轉兩趟公交車,花上一個半鐘頭。妻子已懷孕一個月了,但每次去醫院檢查,都得在公交車上折騰2個小時,晚上一旦有急事,出租車也很難打到。
也許是因為配套還不夠完善等因素,目前丁橋聯合新苑已經推出的400多套公租房房源中,入住率并不高,而且還有部分申請人選擇了放棄。
杭州的公租房項目主要是為了解決畢業大學生、創業人才和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上周, 杭州市2011年公租房申請啟動,杭州租賃房建設管理中心連日來也接到很多咨詢電話,公租房周邊交通是否便利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另外,公租房的租金和拼租等方面,也是部分申請人是否選擇入住的重要因素。
住在公租房里年輕人,日子過得如何?為什么入住率不高,甚至還有人選擇放棄?兩天來,記者實地探訪了目前杭州已經交付入住的最大公租房項目——丁橋聯合新苑。
樣本調查
在杭創業4年,終圓住房夢
下了秋石快速路后,四周一下子冷清了不少。沿著勤豐路繼續前行,臨街商鋪鮮有商家入駐。
丁橋聯合新苑就在路中段,紅色的16層高層住宅拔地而起。門口,有穿制服的保安24小時站崗。
小區內很靜謐,前后樓宇間綠化帶相連。小區中央,有一個漂亮的小花園,石凳石桌、健身器材,供居民使用。
午飯后,趁著天好,小孫換上了運動服,騎著電動車,打算去丁橋鎮文體中心打籃球。每個周末,他都會約朋友去運動。“籃球場,離家也就十多分鐘路,住在公租房里的人經常去。”
小孫和新婚一年的妻子住在5幢,那是一套2居室的房子,建筑面積64平方米,房租每月832元。
屋內,沒有太多裝飾,只是添置了必備的家電。“剛入住時,只有灶臺、洗手池和座便器。”小孫說。
其實,能申請到公租房,小孫覺得自己很幸運。4年前,在大學老師的建議下,他從哈爾濱來到杭州,進了一家公司,做與橋梁設計相關的工作。
當時,他和同事一起擠在公司的集體宿舍里。但去年7月,妻子也從老家哈爾濱過來。住房,成了一個大問題。“當時我們想,自己去外面租一套,但租金太貴了,兩個人負擔不起,所以就商量著跟朋友合租,每人每月承擔800元左右。”
去年年底,杭州首批公租房的推出,讓小孫著實興奮了很久。“沒想到,外地戶口的大學生也能申請,我們終于可以擁有自己的天地了,雖然是租的。”
與小孫一起申請的還有其他兩位同事,小趙和小閆。“他們還是單身,就申請了單身公寓。”小孫說。
和陌生人住在一套房子里不是很習慣
不過,由于選號靠后,小趙和小閆被安排在丁橋聯合新苑。但這里的單人房,都是拼租形式。也就是在一套房內,隨機配兩位單身,臥室分開,共用客廳、衛生間和廚房。
“拼租,你不知道對方的脾氣性格、生活習慣,畢竟要住三年,他們就放棄了。”小孫說。
因拼租而放棄居住的人并不在少數,丁橋聯合新苑的保安坦言,“拼租的戶型,很少有人住。”
丁橋聯合新苑現共有10幢高層,每幢有16層。其中,每幢都有拼租的戶型。記者細看了下已入住樓宇的樓下報箱,部分拼租戶型都沒有使用過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