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區容積率被調高,業主與開發商產生矛盾,并發生沖突,造成開發商不能正常施工(本報去年12月17日報道)。業主冉某犯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被九龍坡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昨日,該判決生效。
據悉,2001年,麗水菁苑小區在九龍坡區謝家灣建成,業主陸續入住約三百余家,當時開發商重慶樂信置業有限公司宣稱小區容積率是1.99。2003年,經開發商申請,規劃部門批準,該小區容積率調整為3.45,調高1.73倍。2007年7月,小區業主將市規劃局告上法庭。一審法院以“容積率增加并不損害原告等業主的利益;容積率增加未降低綠地面積、未占用已入住的業主專有面積”為由,駁回原告起訴。2008年1月28日,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九龍坡區檢察院指控稱,終審判決后,該小區業委會癱瘓。業主冉某通過開會和業主QQ群方式,組織業主以非法手段阻礙開發商施工,并組織、煽動百余名業主,于2008年3月21日、3月22日推倒麗水菁苑渣場施工方的圍墻,阻斷施工現場進出道路,打傷施工人員,導致施工不能正常進行,造成開發商直接經濟損失19萬余元。公訴機關指控冉某構成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
冉某在法庭上辯稱,小區的QQ群不是他建立的,他只是利用了小區的廣播通知業主開會,且開會所談之事均為重新建立業主委員會,不涉及開發商的問題。他只參與了3月21日的事情,但起因是由于開發商的工作人員態度惡劣。自己并沒有采用非法手段。
法院審理后查明,冉某多次通過小區廣播、QQ群等方式組織業主開會,鼓勵小區業主積極維權,并組織煽動百余名業主推翻圍墻、阻斷施工現場進出道路、打傷施工人員,導致施工不能正常進行,造成開發商直接經濟損失3萬余元。為此,做出上述判決。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麗水菁苑小區冉某的家中。冉某的父親告訴記者,兒子因為此事,在去年4月2日被刑拘。但在去年4月28日,工作了9年的兒子,被供職的公司以無故曠工為由,解除了勞動合同。
記者致電該公司。人事部李經理表示,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二)項,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及公司勞動合同制實施細則有關規定,被公安機關羈押、刑拘視為無故曠工。據此,該公司經過研究才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律師說法》
業主維權勿踩雷區
本報新聞律師團成員、志同律師事務所的陳昊律師表示,業主集體維權時有發生,重要的是當事雙方都要理智,如采取靜坐、拉橫幅、游行示威等方式,沖擊開發商、物管公司的做法切不可取,這樣做只會使矛盾進一步激化,將事態擴大,很可能造成群體性事件發生。建議維權業主委托代表進行對外協商、訴訟、要求賠償等,這樣可以化解風險,否則事態擴大無法控制,將可能觸犯尋釁滋事、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