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是能源需求增長較快的領域,我國每年新增建筑面積高達18億-20億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場。目前,建筑能源消耗已經占全國能源消耗總量的27.5%,民用建筑節能潛力巨大。
面對建筑業對能源需求的較快增長,如何進一步推動民用建筑節能工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民用建筑節能工作在保證新建建筑執行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和促進既有建筑節能運行與改造方面,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和進步,對實現我國節能優先的發展戰略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
一是民用建筑節能標準難以落到實處。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實施情況,目前在設計階段達到97%,在施工階段達到了71%。盡管這個比例在逐年提高,但是差距還是存在的。
二是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舉步維艱。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建筑的高耗能問題突出,但是由于既有建筑存在產權形式多樣、結構形式復雜、改造標準不一、改造費用籌集困難等諸多因素,從全國來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進展緩慢。
三是公共建筑特別是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耗電量過大。大型公共建筑單位面積耗電量是普通公共建筑的5倍,是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同類建筑的1.5-2倍。
四是供熱采暖系統運行效率低。目前,我國集中供熱采暖綜合利用效率為45%-70%,低于發達國家水平。
五是缺乏有效的民用建筑節能激勵措施。目前,對民用建筑節能在補貼、金融、稅收等方面的激勵措施非常有限,民用建筑節能工作推進十分困難。
這位負責人談到,《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將于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按照條例的相關規定,新建建筑節能方面,新建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所有權人應當對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進行測評和標識,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測評結果予以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國家機關辦公建筑應當安裝、使用節能設備。
在既有建筑改造方面,國家機關辦公建筑、政府投資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應當制定節能改造方案,經充分論證,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相關審批手續方可進行,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單位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以節能改造的名義對前款規定的既有建筑進行擴建、改建;國家機關辦公建筑的節能改造費用,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在建筑用能系統運行節能方面,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應當建立健全民用建筑節能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對建筑用能系統進行監測、維護,并定期將分項用電量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
這位負責人介紹,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進一步推進民用建筑節能工作,對政府辦公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采取更加嚴格的管理制度,采取能耗統計、能效審計、能效公示制度,建立能耗定額,實行超定額加價制度。加強對新建建筑的節能管理,從源頭上遏制建筑能源過度消耗。引導鼓勵建筑節能科研和技術開發,通過組織實施科研攻關項目,實現重大和關鍵技術的突破來引導技術進步。通過制定和完善建筑節能技術標準,規范和引導建筑節能技術、材料及工藝的發展。建立建筑節能技術、材料、產品的推廣、限制、淘汰制度,配合國家相關部門進一步做好建筑節能的技術、材料、產品、設備推廣、限制淘汰制度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