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崇拜到決裂
為了替自己和眾多消費者維權,廣東一位農村殘疾青年夏楚輝主辦了一個“通信維權”網站。如今,夏楚輝在圈內已¾小有名氣,成為民間維權“萬人訴訟”事件的發起人之一。
夏楚輝,今年28歲,出生于粵東揭東縣霖馨鎮一個普通農民家庭,是村里的特困救濟對象。9歲那年,不幸降臨到小夏楚輝身上,因為遭遇車禍,他失去了右腿,終身殘疾。初中畢業后,家人為他在當地找到了一位修電器師傅,讓他當學徒學技術。一年后到,夏楚輝幾¾周折,終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電器廠打工,月薪僅有兩三百元,一家人的生活雖然過得清貧卻也充實。
從當學徒開始,夏楚輝就迷上了玩手機,開始崇拜中國移動的企業文化。
“我是一個不幸的人,曾¾給予我幫助的人很多。我總會對自己說,要以感恩的心,真誠地與人溝通、待人。中國移動‘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業理念正是我信奉的價值。”簡單的動因,讓夏楚輝對中國移動產生了崇拜。
2002年5月,夏楚輝因邀請朋友加入集群網,成為中國移動揭陽分公司的“鄉村代辦員”,推廣移動業務。做這份工作時,夏楚輝特別勤奮,在不長的時間內,他掌握了多方面推銷產品的技巧。
夏楚輝干移動“鄉村代辦員”工作的時候,并沒有基本工資。不過移動公司給的提成不錯,比他一天30元的工資高出好幾倍,如果業務好的話一天就會有上百元的收入。
開始的時候,他是利用空閑時間出去跑業務,如果業務額大的話,就向廠里請假。移動公司給他帶來了一筆可觀的¾濟收入,讓他有了干事業的感覺,心存感激的他,對移動公司提了很多建議。
“剛開始,當地移動公司采納了我不少建議,后來有關人員就開始厭煩了,他們認為我是一個‘刺頭’。顯然我的好意被人誤解了。”夏楚輝說。
2004年,揭陽移動在當地搞了一個“拇指英雄”活動,當他發現實際情況和宣傳廣告不符后,就找當地移動公司的¾理去說理,結果雙方吵了一架。后來,面對移動公司一些涉嫌侵權行為,他憤然跟移動決裂了。
隨后,他就針對移動公司的涉嫌侵權行為打起了公益維權官司。2006年,他創出了2天打4個官司的記錄,法院分別在6月19日和20日開庭審理了他狀告揭陽通信業的“大哥大”——揭陽移動和揭陽電信的4個案子。
與廣東移動的恩怨
“跟移動‘·臉’,官司打了上百個,最后連自己的人都被打了。”從崇拜到對簿公堂,再到矛盾激化,他怎么也沒有想到與移動之間的事情會鬧到今天這個地步。
當年,揭陽移動公司的“拇指英雄”活動最初宣傳時說要搞30期,實際只搞了一期,由此導致29500元沒有返還參賽者。夏楚輝立即向移動公司提出質疑,受到有關領導的肯定,并得到了500元話費卡獎勵和再次參加第二期“拇指王”選拔賽的資格。
但是后來他致電1860咨詢何時舉行第二期比賽活動時,得到的卻是該活動正在籌備中的模糊答復。因為“拇指英雄”活動的事,他和當地移動公司負責全市客服的¾理鬧·了,導致他以后反映的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
去年2月份,他用手機撥打外地一個投訴電話時,在號碼前加撥了12593。事后,他發現卻被按照1.1元/分鐘的標準收費。夏楚輝認為該項收費與移動公司此前關于“省內撥打國內長途全包0.39元/分鐘”的宣傳廣告承諾的不一致,移動公司存在宣傳廣告不明嫌疑。于是,在Ð商未果情況下,夏楚輝訴諸法律,要求被告方退費、賠禮。
“現在我明白了,那種真誠的交流在雙方有利益分歧的時候大打折扣。你好心為他人著想,企圖通過批評鞭策使其改進服務質量,可人家并不領情。”夏楚輝如是說。
維權路上遍布坎坷荊棘。2006年8月24日,夏楚輝在普寧市里湖鎮移動公司溝通100服務廳辦理業務時,遭到了毆打。
當天,他去辦理預存120元送120元的優惠業務時,工號為EJY101LH322的女營業員受理了他的業務。辦完業務后,夏楚輝要求該營業員出具收費發票,營業人員沒有回應。后來,該營業員以電腦系統¾常出現故障為由,告知他不能辦理,夏楚輝也同意等待系統恢復后再辦理。
可是他動身準備離開營業廳的時候,該營業員卻向他索回已¾派發的受理通知單。夏楚輝沒有理睬對方的要求,雙方發生了爭執,兩名保安和一名男營業員強行À扯他的衣服,硬生生從他手上奪走了受理單和數碼相機,還將他按倒在地,假肢被扭·¡¡后¾法醫鑒定他受到輕微傷害。
事后,夏楚輝與移動公司交涉,要求對方向他進行賠償并公開賠禮道歉。廣東移動以他當時攜帶攝像設備為由,致使理賠一時擱淺。
2006年11月,夏楚輝前往北京,向王海熱線求助。在王海熱線交涉下,廣東移動有關負責人對此事有所重視,答應賠償相關醫藥費,但對于夏楚輝提出的要求賠償5萬元精神損失不予支持。廣東普寧市公安局也曾組織調解,提出以幾千元補償作為和解條件,夏楚輝沒有接受。
2007年3·15前夕,夏楚輝再次前往北京,準備參加“百城萬人團訴移動”活動,并向中央有關部門上訪求助。
廣東移動揭陽分公司得知消息之后,委托夏楚輝的同鄉熟人給夏做思想工作,以越級上訪對當地影響不好為由加以勸說,主動提出了以3萬元分期賠償了事的方案,并要求夏楚輝回揭陽達成和解,保證不再上訴上訪。但數天后,移動揭陽分公司推·了前期提出的分期付款賠償方案,雙方未就賠償事宜達成一致。
2007年3月29日,在某知名維權人士幫助下,該案在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立案;該案Ô定于2007年4月23日開庭,由于廣東移動公司提出管轄權異議,因此推遲開庭。4月26日,廣東移動向廣州市中院提起上訴。
夏楚輝說,為了對付移動的一些涉嫌消費侵權事件,他花的冤枉錢、打官司費用也不少。現在自己在廣州打官司沒有工作,依靠家里的小店賺點小錢糊口,¾濟陷入困難。
不過,他還是很樂觀,表示要將維權訴訟進行到底!
公益訴訟需要“抱成團”
面對通信業大佬,身有殘疾的夏楚輝沒有屈服,因為他認為:“消費群體權益受到侵害時,當第一個人站出來后,事情就會有所轉機。”
不僅是移動,中國電信后來也成了夏楚輝的被告。2006年5月14日,他到電信營業大廳辦理注銷電話“來電顯示”功能,被告知必須交5元注銷費。他覺得電信收取5元手續費不合理,因為電話安裝時就默認了“來電顯示”功能,被每月收取6元費用。客戶覺得不需要此服務,在注銷時電信不應該再收取注銷費。當時營業員無法給出令夏楚輝滿意的答復,第二天,他就把中國電信告上了法庭,要求退回5元注銷費并賠償5元共10元。
在2006年半年中,夏楚輝與揭陽通信業之間的消費維權官司有5起,其中一宗4月份被榕城區人民法院判定夏楚輝敗訴,另外4宗尚未判決。
“在與移動、電信這些壟斷企業叫板的同時,我看到了一個人在社會應當負擔什么責任才最有意義!”夏楚輝為自己的行為感到驕傲。
頻頻與官司打交道的夏楚輝,總覺得自己一個人的力量遠遠不夠。于是,他通過了各種方式結識國內通訊維權人士,互助互幫,做長期維權的準備。
他了解到,全國各地還有很多人和他一樣,都曾起訴過通信運營商。但是,大部分人都敗訴了,甚至很多法院拒絕受理這些起訴。同時他得知,遇到過敗訴的維權人士也認識到了一個人的力量不足以跟像“移動”這樣的“巨無霸”要一個說法。
于是,通過網絡,夏楚輝結識了陳書偉等人,并形成了一個維權的“同盟”,組織“百城萬人團訴移動”活動。該訴訟活動以省為單位,以城市為點。訴訟內容主要是針對移動的涉嫌霸王條款:入網全球通的條款、充值卡上的霸王條款、移動單方提價IP費等。
夏楚輝等維權人士在網站發出的《百城萬人團訴倡議書》,計劃在全國范圍的百座城市,對移動的各項涉嫌侵權行為進行團體訴訟。
在夏楚輝看來,正是因為他們的不 懈努力,2007年1月,中國移動聯手中消Ð推出“八大承諾”,內容涉及SP短信亂收費、不良短信投訴、入網Ð議刪除霸王條款、誤差賠償等。用戶如果遭遇與承諾不符情況,可撥打10086投訴或者咨詢,承諾規定,客戶投訴將100%回復,首次回復客戶時限不超過48小時。
但是,夏楚輝認為,通信營運商還是“盛氣凌人”。停機保號費、過戶費、月租費、較高資費標準等不合理收費項目等依然存在,強制用戶存款等涉嫌霸王條款仍然沒有得到整改。到現在為止,很多涉嫌侵權行為仍然得不到一個合理的說法。
公益維權遭遇不解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對于普通的消費者而言,發現移動運營商的服務有問題之后,Ë也不愿意去打官司、惹麻煩,往往問題得不到滿意的解決。
夏楚輝說,他的行為僅僅是一種公益維權,他們沒有接受過任何個人、任何單位的資助,因為一旦接受了資助,其公益性質就完全變味。
他們的維權活動得到人們關注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質疑的聲音。通信營運商對他們的行為通常冠以“敲詐集團”、“強盜無賴”、“境外勢力支持”、“制造不和諧”、“個人出名”等等“帽子”。甚至有些社會名人都曾誤以為他們有不正當的政治動機或其他不光彩的目的。
“我們的維權路走得很辛苦”一位參與維權人士頗有感觸地說。
他們在網站公開發布《喚醒消費自身維權一封公開信》后,各地通信運營商高度關注,某省移動運營商將其列為“危機事件”。
廣東省某些通信部門曾公開定性他們為敲詐勒索,他的維權網站被“黑”多次,參與“萬人訴訟”的維權人士博客文章和手機號碼被莫名其妙刪掉等。
到目前為止,夏楚輝同“萬人訴訟”的維權人士一起在廣東起訴通信運營商的訴訟有100多起,有時他還有到外地去“客串”維權,顯然他是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起訴專業戶”。
舉債維權源于愛
從小就生活在清貧的農民家庭、身體殘疾的夏楚輝為何這么熱衷于跟通信運營商打官司?特別是狀告移動這樣的“巨無霸”?
“我之所以叫板移動,并不是源于仇恨,而是對移動的愛。”夏楚輝說。他·開手中的一沓起訴書,說打贏官司得到賠償也就是幾十塊錢,偶爾能得到對方承擔誤工費和交通費等也不過就是一兩百元。
雖然他的維權成本很高,截至目前他也沒有接受任何人、任何組織的資助。
為了公益維權,他跟親朋好友借很多錢來打官司,連自己每個月幾十元錢的低保金都搭上了。值得他欣慰的是,國家在殘疾人打官司政策上,提供了一些人道援助,減免一部分訴訟費。
談到在揭陽移動營業廳被打一事,他斬釘截鐵地說,得不到一個合理的說法,就算砸鍋賣鐵他也要將維權進行到底。
他的親朋好友對他“固執”維權卻各有各的觀點。
反對方的理由是,作為來自農村的殘疾青年,不在家里做點小生意養家糊口,拖著身體到處跑,打官司是不務正業。夏楚輝這樣的小人物由于受到金錢、時間等方面的制約,不可能與移動這樣的“巨無霸”抗爭到底。
支持方則認為,夏楚輝精神可嘉。如他的一位朋友所說:“我們這個社會太需要夏楚輝這樣的人了,公益維權的路上應該多一些他這樣有激情和愛心的人。”有人說,像他這樣的維權其社會意義遠遠大于他所爭得的利益。
在采訪結束時,夏楚輝告訴記者他十分注重自身形象,從來沒有干過某些人所說的“敲詐”等違法行為。他認為自己在維權中學到的那些知識遠比金錢還要寶貴。
“我認為客戶的投訴,是源于對企業的關愛。當客戶對企業寄予厚望,而企業無法達到時,客戶終會由愛生‘恨’。這種‘恨’,屬于恨鐵不成鋼的愛,這其實就是促進企業發展與進步的動力。用戶的投訴是送給企業的最好禮物!”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小米估值遭質疑 雷軍放言要進財富500強
- 2百度訴360搜索抄襲百度站長平臺 索賠50萬元
- 3iPhone5丟失異地現身 蘋果售后疑成"銷贓
- 4垂直B2C艱難:動蕩不斷 依托京東天貓受擠壓
- 5財經觀察:電商為何主動要求被征稅?
- 6樂視網稱夏普“自作多情” 信披遭質疑
- 7福布斯:不思進取將讓蘋果重溫當年PC市場悲劇
- 8電商立法列入日程:工商總局召集12企業摸底
- 9工商總局:《電子商務法》已列入立法日程
- 10奧巴馬機密手機曝光 造價1800萬美元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