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記者 譚德波 大洋網記者 趙麗萍
本報前天刊出《老母親不識字,卻被定制天氣短信》文章后,不少消費者昨日紛紛通過網絡和電話投訴了相同遭遇。根據本報和大洋網調查,垃圾信息多、信號差、打單難是除“強行定制“外消費者反映最多的問題,其中垃圾短信更是花樣百出。
一天收到50條垃圾短信
“我就要離開這座傷心的城市,我一直在猶豫是否要給你電話,如果你還在乎我,就打電話XXXXXXXX收聽我的留言。千萬不要回本機。”消費者劉某一天之內就收到了這種“曖昧”信息好幾條,對方模仿一個女子離別的口氣,顯得似乎有些惆悵和傷感。“如果那些和女朋友鬧了矛盾的,肯定就會打過去了!”
“最多的一天我收到垃圾短信50條。”劉某告訴記者,不知道“這些人從哪里拿到了自己的手機號”,他懷疑可能是自己找了幾次工作,簡歷在網上滿天飛的原因,也可能是其他途徑導致了他個人信息泄露。更有趣的是,不久前,他還收到這樣一條短信,對方知道他姓劉,并稱他“劉帥哥”,說他“搞一夜情”被對方錄像,要他往一個賬號打入5000元了事,否則要把錄像公布在網上。
“我根本就沒有搞過,當然不怕了。”不少消費者和大洋網友都反映收到過類似信息,這些垃圾短信最開始是“玩血腥”,喜歡說家人出車禍、生重病、被綁架等,要求消費者往某個賬戶打錢。現在的垃圾短信則出現了“升級”,“喜歡用性感的話”,喜歡“玩性感”、“玩曖昧”。
律師:鼓勵消費集體維權
“在相關民事立法上可進行一定的變動。”法律工作者湯喜友表示,在此類問題的立法上,我國在相關法律制度上采取的是填平原則,有的國家則采取懲罰式賠償原則。前者只需賠償消費者損失即可,而后者則要求對運營商進行懲罰性賠償,即一旦有消費者提起訴訟,所有遭受同種消費權益損害的人自動成為原告,運營商一旦敗訴,就必須對全國為數眾多的消費者進行賠償,數額巨大。
律師鼓勵消費者對垃圾短信集體維權
2009-03-04 21:19 大洋網-廣州日報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小米估值遭質疑 雷軍放言要進財富500強
- 2百度訴360搜索抄襲百度站長平臺 索賠50萬元
- 3iPhone5丟失異地現身 蘋果售后疑成"銷贓
- 4垂直B2C艱難:動蕩不斷 依托京東天貓受擠壓
- 5財經觀察:電商為何主動要求被征稅?
- 6樂視網稱夏普“自作多情” 信披遭質疑
- 7福布斯:不思進取將讓蘋果重溫當年PC市場悲劇
- 8電商立法列入日程:工商總局召集12企業摸底
- 9工商總局:《電子商務法》已列入立法日程
- 10奧巴馬機密手機曝光 造價1800萬美元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