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新發布的《2008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研究報告》中顯示,我國19個主要城市網絡購物規模已達到1900萬人,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網絡購物中的誠信問題也越發凸顯。報告中顯示,賣家誠信問題已占到網購不愉快經歷的56%。
目前,全國每年因各種失信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5000億元。互聯網誠信體系缺位已經嚴重影響網絡經濟的發展,由權威第三方機構構建誠信體系、給網站提供一個身份證明已成為行業的共識。有消息透露,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已在計劃研發一項以域名為基礎,從域名、網站和企業三個方面進行的全方位驗證服務,構建起權威的誠信體系,此項服務正在進行最后的研發評測。
此消息一經曝光,激起了行業的高度關注。業內人士表示,域名是一切互聯網應用和企業信息化應用之根,CNNIC提出的以域名為基礎構建企業誠信體系,將為我國互聯網誠信建設提供新的解決路徑。事實上,從CNNIC優勢來看,此項服務具備了兩大功能,將對我國互聯網經濟產生重要影響。
首先,將域名、網站和企業信息三者結合起來,能有效地驗證網站的真實性,等于掐住了詐騙網站的“咽喉”。隨著我國互聯網經濟的騰飛,網絡經濟犯罪也日趨嚴重,其中依靠假冒欺詐網站實施詐騙更是時有發生。而辨識一個網站及其信息是否真實,如果僅通過對域名、網站或企業信息中的某一個方面進行單一驗證,三者之間不建立關聯,一個假企業使用一個假域名復制仿冒某企業網站的詐騙行為便能“蒙混過關”,因為單方面驗證的企業信息并沒有錯,出錯的是三者間的關聯。CNNIC將三者結合構建誠信體系,能有效驗證企業、網站、域名的關聯性的真偽,相當于給了網站一張辨識真假的“身份證”。
其次,以域名為基礎構建誠信體系,有利于增強網民的信任和認同。正因為互聯網欺詐問題嚴重,網民對網站普遍缺乏信任,人為的給網站商業推廣制造了“壁壘”。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為開展電子商務,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卻因為網站誠信問題和網民缺乏信任,讓這些大投入收效甚微。CNNIC即將推出的此項服務,為企業網站提供了權威認證,在證明網站真實性的同時加強網站的可信度,提高網民的辨別能力,取得誠信驗證的企業就相當于取得了一張“身份證”,更能取得網民的認同。
由此可見,CNNIC推出的這項服務,開創性的從域名基礎上構建誠信體系,通過權威的第三方認證,將企業網站置于“陽光之下”,使得網站推廣更具權威證明,網民上網有證可依,將突破互聯網發展的誠信瓶頸,實現網絡經濟的再次騰飛。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小米估值遭質疑 雷軍放言要進財富500強
- 2百度訴360搜索抄襲百度站長平臺 索賠50萬元
- 3iPhone5丟失異地現身 蘋果售后疑成"銷贓
- 4垂直B2C艱難:動蕩不斷 依托京東天貓受擠壓
- 5財經觀察:電商為何主動要求被征稅?
- 6樂視網稱夏普“自作多情” 信披遭質疑
- 7福布斯:不思進取將讓蘋果重溫當年PC市場悲劇
- 8電商立法列入日程:工商總局召集12企業摸底
- 9工商總局:《電子商務法》已列入立法日程
- 10奧巴馬機密手機曝光 造價1800萬美元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