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將至,廈門數碼電子產品商家的促銷活動如火如荼。但記者從工商部門獲悉,近期有關電子數碼產品的消費投訴也大幅攀升。工商部門近日特別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謹防“技術陷阱”。
盜版軟件成投訴熱點
花5000多元買的品牌電腦,安裝的軟件竟然全是盜版。彭女士為此向工商部門投訴。據了解,今年以來,廈門市思明區工商局受理的有關電腦質量投訴有近百起,其中因電腦安裝了盜版操作系統或盜版應用軟件而引發故障的投訴就占了近20%。
彭女士在電子城花5000多元購買了一臺電腦,使用不到兩個月就開始頻繁死機,經查是安裝盜版軟件的原因。她要求經銷商為其更換正版軟件,對方卻答復說,安裝軟件系統是免費服務,況且為顧客安裝盜版軟件,是人人都知道的“行規”。
工商人員告訴記者,近年來,有關軟件授權引發的售后糾紛增幅明顯。根據規定,凡在我國境內生產的計算機包括在國內生產的進口計算機,銷售前必須預裝正版操作系統軟件。因此,工商部門也提醒消費者,在防止“水貨硬件”的同時,也要防止“水貨軟件”。
“三無”贈品質量堪憂
隨著新年的臨近,不少電子產品商家也推出了買商品送贈品的促銷活動,但記者走訪市場時也發現,這些贈品不少是“三無”產品,質量難以保證。
張先生上月花3360元買臺組裝電腦,商家免費贈送的排插就是“三無”產品。結果,由于插座質量不過關,使用中發出火花燒毀,把電腦也弄壞了。
記者走訪電子產品賣場看到,大部分商家的贈品不但外包裝粗糙,也看不到任何生產廠家的標志,大多只是標注著“某某品牌”和“專用贈品”字樣。商場工作人員則表示,這些贈品都是各商品的廠家自己提供的,商場只根據廠家的促銷計劃來發放,至于這些贈品是什么地方生產的、質量如何,他們并不清楚。
對此,工商人員表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經營者提供的獎品(包括因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而提供的贈品、免費服務)、以降價或者有獎銷售等優惠條件提供的商品、服務,都應保證質量。消費者如發現贈品有問題,可以向工商部門進行投訴。
【溫馨提醒】 警惕電子產品四種“技術陷阱”
根據12315指揮中心受理的情況顯示,目前,電子數碼市場的欺騙行為主要有以下四種:
散包變盒裝,身價倍增。有些商家會把散裝數碼產品零件,加個包裝變成盒裝零件,從中牟取差價。一套散裝零件裝盒后的成本在15元-20元左右,卻能獲利百元之多。
贈品分拆賣,從中獲利大。一些經銷商為促銷經常會贈送配套設施,但在銷售過程中又違諾,把免費配送的產品分開計價銷售,從中獲利。
報廢物品,以次充好。一個80G的壞硬盤,其中20G已經損壞,但一些商家通過技術手段將損壞了的硬盤進行隱藏處理,竟冒充60G的硬盤進行銷售。
以真換假,魚目混珠。同一款數碼相機,價格卻千差萬別。區別就在相機的存儲卡分原廠卡和兼容卡,一般原廠卡比兼容卡質量好、價格貴。有些商家就把原裝卡換成兼容卡,偷梁換柱賣給消費者,然后再把原裝卡拿到市場上銷售。 (陳泥 通訊員 曾慶光)
品牌電腦裝上盜版軟件:三無贈品質量堪憂
2008-12-31 14:30 海峽網-廈門日報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小米估值遭質疑 雷軍放言要進財富500強
- 2百度訴360搜索抄襲百度站長平臺 索賠50萬元
- 3iPhone5丟失異地現身 蘋果售后疑成"銷贓
- 4垂直B2C艱難:動蕩不斷 依托京東天貓受擠壓
- 5財經觀察:電商為何主動要求被征稅?
- 6樂視網稱夏普“自作多情” 信披遭質疑
- 7福布斯:不思進取將讓蘋果重溫當年PC市場悲劇
- 8電商立法列入日程:工商總局召集12企業摸底
- 9工商總局:《電子商務法》已列入立法日程
- 10奧巴馬機密手機曝光 造價1800萬美元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