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將對華碩公司提起訴訟之外,我們也在考慮對相關公司提起訴訟。”昨日,華碩維權聯合律師團成員,北京市大成律師事務所張斕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稱:“在華碩公司以涉嫌敲詐勒索罪陷害黃靜入獄案件中,英特爾作為‘工程樣品芯片’的生產商,對此事態度不明確,允許‘工程樣品芯片’流入市場,給消費者造成了危害。”
對此,英特爾公共關系及企業傳播部總監張怡璠向本報介紹,英特爾公司向華碩提供此款“工程樣品芯片”,但并沒有將產品直接提供給客戶。同時,英特爾向OEM(代加工)公司提供工程樣品芯片時有明確的要求,該芯片僅用于廠商進行測試和研發。獲悉將有可能被華碩維權聯合律師團提起訴訟一事后,張怡璠認為,“英特爾一直認為該事件是OEM廠商和消費者之間的質量糾紛,希望在事實和法律的框架之內得到解決。”
采訪期間,英特爾方面并沒有透露其向OEM廠商提供“工程樣品芯片”的數量,但從權威渠道獲悉,國內與英特爾存在合作關系的OEM廠商均擁有“工程樣品芯片”。
被稱為“陷害門”的官司始發于2006年初,消費者黃靜從華碩公司代理商北京新人偉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購買了一臺華碩V6800V型筆記本電腦,之后被檢測到“該電腦內裝為英特爾公司明確規定不能用于最終用戶產品的工程樣品處理器”。但在維權過程中,黃靜卻被以涉嫌敲詐勒索刑事拘留。2006年12月海淀區人民檢察院以證據不足為由,批準黃靜取保候審,一年后,對黃靜做出不起訴決定。
2008年6月,由北京市大成律師事務所張斕律師、北京市義方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平、付占平律師組成的華碩維權聯合律師團接受黃靜的委托,處理其與華碩公司、英特爾公司之間的相關法律事宜。張斕透露,首先將要求華碩停止侵權并道歉,下一步則起訴華碩生產制造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最后是起訴華碩誣告陷害。
此外,華碩維權聯合律師團認為,此事件也暴露出IT行業內部的潛規則。實際上,早在2005年英特爾公司就暴露出其在工程樣品處理器方面的管理漏洞,一批筆記本中出現幾款“工程樣品芯片”,并且這種現象也存在于其低價機型中。而在3年之后,英特爾再被爆光“工程樣品芯片”隨華碩筆記本流入市場。()
英特爾或遭起訴 華碩“陷害門”升級
2008-10-29 21:31 每日經濟新聞 任思強
相關新聞: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小米估值遭質疑 雷軍放言要進財富500強
- 2百度訴360搜索抄襲百度站長平臺 索賠50萬元
- 3iPhone5丟失異地現身 蘋果售后疑成"銷贓
- 4垂直B2C艱難:動蕩不斷 依托京東天貓受擠壓
- 5財經觀察:電商為何主動要求被征稅?
- 6樂視網稱夏普“自作多情” 信披遭質疑
- 7福布斯:不思進取將讓蘋果重溫當年PC市場悲劇
- 8電商立法列入日程:工商總局召集12企業摸底
- 9工商總局:《電子商務法》已列入立法日程
- 10奧巴馬機密手機曝光 造價1800萬美元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