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市場監管總局舉行2018年度企業年報公示工作有關情況專題新聞發布會,通報2018年度企業年報公示工作有關情況。
在會上,市場監管總局信用監管司副司長庹登夫通報,截至2019年6月30日,2018年度全國企業年報公示工作已順利結束。全國應當報送公示2018年度年報的企業3258.43萬戶,已報送公示2980.47萬戶,年報公示率為91.47%。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企業年報率均超過85%,高于商事制度改革前企業年檢率。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年報公示工作也保持平穩態勢,年報公示率分別為77.65%和84.75%。
企業依法按時年報,是其履行法定義務、累積自身信用、強化信用主體責任的基礎性制度。督促指導企業依法按時年報,對于培育企業誠信自律意識、消除市場信息不對稱、保障市場交易安全、夯實信用監管工作基礎至關重要。
庹登夫談到,今年市場監管部門在會同人社、統計等部門繼續做好年報“多報合一”工作基礎上,統一了海關管理企業與其他企業的年報時間,優化了數據交互流程,便捷了年報填報過程。海關管理企業統一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報送年報,報送事項由126項壓減至40項,大幅減輕了企業負擔,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今年應當報送年報的海關管理企業109.86萬戶,已公示的104.72萬戶,年報公示率達到95.32%。
此外,年報督導長效機制基本建立,監管鏈條有效延伸。各地堅持一手抓持續督導年報公示,一手抓失信聯合懲戒,繼續依法清理長期未經營企業。同時加強政府部門間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共享應用,強化對違法失信主體的信用約束和協同監管。企業年報信息還在政府采購、行政許可、銀行信貸等方面得到了廣泛運用。截至2019年6月30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頁面訪問量達1026.7億次、市場主體查詢量達214.6億次,信賴公示系統、查詢年報信息、保障交易安全的社會氛圍日漸形成。
庹登夫表示,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在完善企業信用制度設計上想辦法,在推動疫苗生產企業和涉及特種設備企業等重點領域100%年報公示上下功夫。督促引導企業依法履行年度報告和即時信息公示法定責任,不斷筑牢事中事后監管的工作根基。深化“多報合一”工作,積極配合商務部門、外匯管理部門等推進外商投資企業信息報送,優化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企業年報功能設計。提升年報公示宣傳效果,暢通年報和即時公示咨詢電話,充分利用各類社會資源組織開展面向企業的培訓指導和集中申報。探索將年報公示工作納入基本公共服務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