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3日,湖南全省農業農村局長會議在長沙召開,這是新一輪機構改革后的第一次農業農村局長會議。各市州農業農村局局長(農委主任)、各縣市區農業局局長(農委主任),全體廳領導,廳機關各處室、廳直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省畜牧水產局、省農機局班子成員,湖南生物機電職院書記、院長,省農科院二級科研機構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袁延文作工作報告,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省農科院黨院書記柏連陽主持會議。大會表彰了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及首屆湖南省“十佳農民”,長沙市等7個單位和企業代表在大會上作了典型發言,湘潭縣等7個單位作了書面交流。
袁延文指出,2018年,全省農業農村工作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突出表現在7個方面:一是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良好開局。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二是主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有效。糧食總產604.6億斤,仍屬高產年份;全省經濟作物發展到4000多萬畝,產值占種植業產值的70%以上;出欄生豬5993萬頭,與2017年基本持平。三是農業高質量發展有力推進。大力實施“六大強農”行動,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全省“三品一標”農產品達到3944個;2393個名特優農產品納入“身份證”管理;全省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達到1.65萬億元,同比增長10%;休閑農業經營收入達到441億元,同比增長15%。
四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
劃定永久基本農田4958萬畝、水稻生產功能區3850萬畝,高標準農田面積累計達到2552萬畝。“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行動扎實推進,超級雜交稻百畝示范片畝產再次刷新世界紀錄,水稻、油菜綜合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73.8%、57%。五是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攻堅戰扎實開展。鐵腕整治洞庭湖矮圍網圍,徹底鏟除了洞庭湖上一大痼疾。全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
以34個生豬調出大縣為重點整省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基本實現養殖大縣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全覆蓋。
繼續抓好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治理,完成長株潭地區種植結構調整、休耕和修復治理119萬畝。六是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啟動實施農民增收三年行動計劃,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達到8.9%,高于我省GDP、城鎮居民收入和全國農村居民收入平均增長水平,扭轉了2014年以來農民收入增幅持續下滑的態勢。大力推進產業扶貧,8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通過發展產業實現脫貧。七是農村改革不斷深化。全面完成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工作進度位居全國前列。基本完成農墾改革任務,農墾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發證工作進度在全國領先。衡東縣、桃花源管理區農宅合作社試點進展順利。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分別發展到8.9萬個、3.8萬個、4.7萬個,比2017年增加1.6萬個、4300個、20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