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由房地產市場傳導而來的寒意正波及家居行業,濟南也未能獨善其身。在這場寒冬中,家居市場暴露出哪些問題?未來又該如何發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采訪。
急速擴張帶來消費疲軟
進入2013年,肖艷紅夫婦在北園大街附近經營櫥柜生意就滿8年了。2008年、2009年兩年,她店里的生意好得不得了:“有時候看到有客人進門,都不會主動詢問。因為怕單子接太多的話,工廠的活趕不及。”肖大姐說,生意好了之后他們夫婦倆又開了兩家分店。
不過,從2011年底開始,她的各家門店就開始出現業績下滑,到今年3月份其中一個門店的房租又將到期,肖大姐正猶豫著是繼續干還是關店。“生意差,入不敷出。”肖大姐說,那個分店10余萬的成本投下去,到現在只拿回6萬多元。
與肖大姐的感受一樣,現在北園大街附近的家居賣場都是冷冷清清。每個賣場幾乎都有閑置的鋪面。諸多品牌商家推出促銷活動也難抑賣場的冷清,記者 在某家居城兒童家具賣場發現,很多銷售人員聚在店鋪里閑聊、玩手機,對偶爾一兩位前來的顧客也漫不經心。某家居賣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最近兩年促銷活 動比以往頻繁多了,剛過去的元旦節有的品牌折扣甚至達40%,但是促銷也沒有引來過多的客源。”
據了解,濟南在2009年借助全運會的拉動效應掀起了家居賣場開店浪潮。歐亞達家居北園店、大明家居白鶴店、銀座家居中心、紅星美凱龍世博家居 廣場相繼落戶北園大街,還有東方家園二店以及鴻信、鴻騰等總計新增60多萬平方米。目前北園大街周邊各種家居市場已達40多處,建筑面積逾150萬平方 米。“濟南家居市場存在‘大馬拉小車’的情況。”山東家具協會相關人士表示,“比如東亞家居營業面積在10萬平方米左右,年營業額卻不到10億元。按1萬 平方米年銷售1億元的行業標準來計算,面積明顯過剩。”
市場遭遇幾道坎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多數商家認為競爭加劇、電子商務興起等原因,是家居市場目前不得不面對的幾道坎。
“現在濟南市場上大大小小的地板企業有上千家,僅有的市場份額不斷被分搶,降價讓利成為了眾商家爭搶市場的主要方法。但犧牲利益的同時,很多中 小品牌的質量‘折扣’讓很多大的品牌受到了牽連。”在北園大街經營某品牌地板公司的王先生介紹,“對于家具、櫥柜、衛浴等對技術、設計、人工等因素要求較 高的品類而言,地板行業準入門檻太低,只需少量錢便可雇用小工廠從事貼牌生產,這種無序的惡性競爭最終導致中高低檔品牌混戰,質量差、售后跟不上等一系列 問題隨之產生。”
與此同時,網絡銷售也對傳統的家居建材市場造成了一定沖擊。記者在一家賣場內看到了正在挑選家居用品的李萌,他一邊看一邊不忘用手機拍照。他告 訴記者,自己看中的東西并不急著購買,而是回去后上網上搜搜對比一下價格,哪里便宜就在哪里買。一旁的銷售人員也有些無奈:“網商可以省去很多中間費用, 其在網絡店鋪銷售的產品一般會比實體店里便宜20%至30%,這給實體店經營帶來很大沖擊。”#p#副標題#e#
變“坐商”為“動商”
“市場低迷讓整個行業的經營者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但是危機并不是只有一味的悲觀,它能夠讓我們看到自身的不足。”居然之家濟南店總經理郭恩貞告訴記者,“以前更多講究的是‘坐商’,現在應該多動起來了。今年我們將加大居民小區營銷力度,將優質的服務帶到百姓身邊。”
“濟南的家居市場競爭比較激烈,賣場的同質化比較嚴重,小區營銷是未來各個賣場以及品牌競爭的又一戰場。”大明家居總經理秦秀菊表示,“傳統的經營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品牌的需要,所以如何在營銷方面獨辟蹊徑和細分市場是非常關鍵的。”
2012年,家居市場聯盟營銷十分流行。紅星美凱龍濟南商場總經理徐志敏對其給予肯定:“去年,大大小小的聯盟營銷很多。比如以前一家做一場活 動,要拿出5萬元,但聯盟營銷,一家可能只要花1萬元。聯盟營銷的存在價值,就是將個體有效資源整合在一起,讓1加1起到大于2的作用。”徐志敏表示聯盟 營銷仍將是行業趨勢,但組成聯盟的本質和形式會發生變化,“設計”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現在很多商家只是坐在屋子里搞活動,并沒有走出去研究消費者需要的 是什么。未來,在組成聯盟的同時,還要把‘設計’涵蓋進去,根據消費者的需求設計產品,定制個性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