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月1日起,強制性國家標準《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將正式實施,紅木家具產品必須具備“一書一卡一證”,方可上市銷售。記者昨走訪揚城市場發現,揚城還有不少紅木家具商尚未給家具進行“身份”登記。業內人士表示,紅木家具市場亂象叢生,企圖靠登記“身份證”的形式規范市場,可能一時很難實現。
調查
部分紅木商家不知“身份證”
根據新標準要求,紅木家具必須配備“一書一卡一證”:紅木家具產品使用說明書、紅木家具產品質量明示卡和產品合格證,方可上市銷售。
記者昨走訪了市區幾家家具市場發現,部分商家率先推出了“身份證”,但仍有一些商家“猶抱琵琶半遮面”。
在西區一家家具商城,當記者詢問是否有產品質量明示卡和產品登記證時,銷售人員一開始表示 疑惑,反應過來后隨即表示,這在送貨的時候會有,但在柜臺無法看到。更有一些紅木家具商,對“一書一卡一證”相關事宜一問三不知。
業內
“身份證”恐難規范紅木市場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不少消費者對紅木相關知識了解都是不全面的,導致很多人花了高價,買回來的卻是假貨。“希望這"一書一卡一證"能對市場起到規范作用。”
不過,經營紅木家具多年的樸先生卻表示,即便有了這個標簽,仍不能以此作為衡量標準。他表示,紅木家具市場亂象叢生,比如酸枝木類,俗稱“老紅 木”,這種紅木又分“黑酸枝類”和“紅酸枝類”,多數紅木家具專賣店只在“標簽”上注明酸枝木,卻沒有細分是哪種。消費者不知情,容易受到誤導甚至上當受 騙。
“即便是有了標簽之后,很多商家仍然不會詳細標明。”樸先生認為,靠“身份證”來規范紅木家具市場,暫時還很難實現。
提醒
不要盲目相信“身份證”
市家具協會副會長濮方東表示,《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雖然是一個強制性的國標,但真正實施還有一段時間。他認為,目前市場上能具備“一書一卡一證”的紅木家具廠商還不多,都是一些大企業,小企業大多沒有,包括揚州生產紅木家具的一些企業,目前也存在這個問題。
此外他還表示,不能單純靠“身份證”來辨別紅木家具的真假。“紅木范圍比較寬泛,而且這個"一書一卡一證"都是由廠家出具,即便買到假紅木家 具,消費者也很難維權成功。”濮方東表示,目前紅木家具市場魚龍混雜,很多紅木家具即便是紅木家具商也很難分辨,更別說消費者了,所以真正出現糾紛時,還 是需要請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作為最后的法律依據。